文/郑清之

我喜欢船上的一些活动,是因为它们真的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全球公民。“饥饿宴席”(Hunger Banquet)就是其中一个。这个活动早就在船上宣传了,我一直没在意,直到后来看声势越来越浩大就索性也报名参加。是一个叫Oxfam America的组织在全美各大校园发起了“饥饿宴席”(Hunger Banquet),通过模拟世界上食物资源不平等的场景,让学生去切身感受世界的饥饿和贫困问题。

活动举行在晚餐时间,船上五层的餐厅被专门隔出作为场地。三百多个参与的学生被随机分成三组: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食物总量限定,然后每一个阶层的学生会被分配到与现实世界中这些阶层的人吃的一样比例的食物。高收入组的晚餐很丰盛,各种蔬菜沙拉,面包,意大利面,鱼,牛肉,豆汤,果汁,水果,和甜点蛋糕。中等收入一组晚餐有意大利面配一点肉酱和蔬菜。低收入组则只有豆子和白水。

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晚餐开始之前,主办方发表了关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演讲,然后在每组抽出几名学生,用了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理由调动了他们的阶级——比如,中等收入一组的一些学生可能会由于他们村庄的收成不好被调动到低收入,高等收入组学生可能由于金融危机一夜破产成为低收入组人群。晚餐吃到一半,有低收入组的学生上去发言,说现实该比这样的模拟更加残酷。他们想到生活在社会金字塔底端的一些人,也许这样的食物不是晚餐,而是一天唯一的一顿,而同时,他们每天还要体力劳动十多个小时。

我在这个活动里,被不幸地分到了高收入组。但自己可以享用着丰盛的晚餐,两侧的同学盘子里却少得可怜,我吃着也觉得很不舒服……

“饥饿宴席”(Hunger Banquet)之后,正逢一名随船的美国作家Tori Hogan,一名社会企业家Ken Banks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斯蒙特图图进行对话,主题是“如何改变世界”,整个会场满满都是听众。如何改变世界呢?Tori对图图发问, “像特蕾莎修女或者圣雄甘地这样的人,他们一开始就打算好了改变世界吗?”图图回答,“不,他们一开始并未怀如此大的‘企图’,他们只是在用一颗慈悲和博爱的心做他们认为对的事。”Tori很认同这点,说在她那么多年的写作里,认识到的就是,有时朝着改变世界的目标去做事,结果可能弊大于利。应明白的是,做事时带着一颗尊重的心,去问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你想要什么?”听到这个观点,我内心有些许内疚,质疑自己之前口出狂言般的“改变世界”是否是心气过高和浮躁的产物。

圣雄甘地说:“成为你想见到的世界上的改变(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我想这才是我应该以为目标的事。而那个出发点,应该是一个谦逊敞开的胸怀,用它来盛满慈悲。就像“饥饿宴席”(Hunger Banquet)逻辑,让我们培养一颗对弱势群体同理心,接着改变自己的所为,而世界会随之改变。

:作者系Semaster At Sea 2013年学员,后面将会和大家分享系列SAS环球游学经历和见闻,阅读系列文章点击

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