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不知道” 是一回事,“我们怎么传播”又是另外一回事。

笔者认为,跨文化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在不同文化圈/不同文明中都能游刃有余实现理想并促进共赢的能力, 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走向下一步的必备能力。她用“使命驱动”这个词来描述自己, 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沟通与领导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深度的认知和系统的训练。这也激发她致力于多元学科的研究与融合,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跨文化专家一起不断探索和应用前沿创新方法, 倡导和激励人们成为新世界舞台上敢于积极表达自我的跨文化领导型人才。

本文试图探讨以下问题:

  • 跨文化领导力的核心是什么?
  • 为什么做中美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和你息息相关?
  • 什么是跨文化沟通的理解鸿沟?
  • 华人该如何培养跨文化沟通的关键–文化情商?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已经够多了,但是桥却远远不够。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桥通向和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创造双赢,人与人之间的桥,催化信任、同理心和新的机遇。”—-李莹莹

两个使命:

第一,今天,很多人谈起人工智能时会带着些许恐惧地质问:“AI什么时候取代我(的工作)”,而实际上,我们不如问问:”为了人类进化到下一阶段,我们该如何努力提高人类智能或人类意识?

历史学家、《今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也说过:“如果我们太注重发展人工智能而又不太注意发展人类的意识,那么计算机有了极先进的人工智能之后,可能只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想避免这种结果,每投入一美元、一分钟来提升人工智能,就应该同样投入一美元、一分钟来提升人类意识。但很遗憾,目前对于人类意识的研究和开发并不多。”

本文认为真正培养人类的跨文化领导力和文化情商CQ是人类智能进化的关键。而中美两个超级AI大国的合作会是实现这个双赢的关键中的关键。

第二,中国要真正融入世界,如何才能被接纳,认可和信任?

中国需要更好地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声音。人们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不断崛起并为世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但随着反全球化之声逐渐起势,人们的认知越来越受地缘政治媒体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这样的使命呼唤人们更大的视野、才智、责任和担当。

中国人信奉老子的哲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认为这是智者的理想修养态度,在自己没有很深的理解和修为之前,不宜夸夸其谈,以避免别人看到自己的短处。华人在开会的时候比较慎重地提意见、提问题,在聚会上都不太轻易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而在关键的竞争和危机前,正是这种“不敢言、不愿言、不会言”,让华人失去了传播和运用领导力的绝佳机会。

做中美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和使者,为什么与你有关?

这两种使命与成为一个新时期的跨文化领导者密不可分。至于为什么你要关心中美跨文化沟通的问题(why you should care),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第一,根据国际工会的统计,来自68个国家的90%高管称跨文化管理是他们最高的管理挑战。70%的国际企业因文化差异而失败。

第二,关于亚裔文化的小众性。美国虽然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但是亚裔的基数却是极少的,根据去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华人人口约有452万,约占美国总人口1%。亚裔在美国人口中占大约5%, 但在企业管理层中仅占0.3%, 在董事会中还占不到1%,在大学校长中占约2%。在财富500强企业中,仅有9名亚裔CEO。硅谷中1/3的软件工程师为亚裔,然而在旧金山湾一带的25所最大型的公司中,仅有6%的董事会成员是亚裔,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员是亚裔。而亚裔在美国的发声与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一个普通民众对于其他国家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本国的媒体上的态度和评价。而亚裔作为非主流文化的一员,长期得不到主流文化的重视和曝光。也正是由于媒体的忽视,让美国人民对亚裔群体和亚洲文化了解甚少,很多美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第三,美国的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提出过,在信息的表达中,7%沟通效果来自文字,38%来自语音语调,55%来自肢体语言。但就算与同为亚洲国家、用宝莱坞歌舞进行全球沟通的印度相比,受儒家文化影响和习惯汉语表达的华人在沟通上还是要大打折扣。

中外跨文化沟通存在理解鸿沟

在国内的各大会议论坛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外国朋友被邀为座上宾或意见领袖进行演讲分享。然而,当今世界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国际社会对中国话题的普遍关注以及来自中国解释声音却很不匹配。随着中国崛起,国际会议中的中国议题往往远超到会参与的中国嘉宾。存在对中国的误解和成见,却极少能举出具体有说服力的案例和数据支撑。因为没有中国人在场,对中国的误解和成见等负面情绪更容易随着拥有主流话语权的媒体扩散和加深,并形成氛围,这种缺失也让中方没有做反驳或解释的机会,对争取国际理解很不利。其实可以想想,在你的印象中,又有多少中国面孔频繁出现在国际主流媒体和活动上,充当有分量的嘉宾,在不同肤色的听众面前侃侃而谈呢?真是凤毛麟角,尽管马爸爸和开复老师的表现似乎还不错,但是为何当下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华人才能做到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会面也会讨论到。

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付莹大使也说过,“如果有人问,能不能有更多中国人写的好书,好的视频音频资料被翻译出来,向外部世界人传播?可事实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知识和信息库里,源自中国大陆的资讯相对匮乏,更谈不上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在英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中有不少关于中国的书籍,但多是民国时期和之前的出版物。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书架上摆放的杂志,多来自日本或者中国台湾、香港。美国的媒体几乎天天提到中国,但来自中国的声音并不多。在海外关心中国的论坛上很少有中国人去介绍情况,中国人也很少出现在愿意采访中国人的媒体上发表意见。诸如此类种种,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但凡是涉及到中国的事件和问题,需要解释或传播的,第一个向国际社会提供一手信息的,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Better Angels”(译名《善良的天使》)是奥斯卡和金马奖团队历时四年打造旨在以多元视角呈现中美民间关系从而展望两国未来的记录电影。导演柯文思(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艾美奖等大奖得主)前不久在北京说过:“The extraordinary successful American’s propaganda machine :movies, television, music, genre, literature, has occupi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China is terrible at telling its stories, we never hear Chinese people talking about their own intimate lives, we see Americans, Australians host interpret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o foreign audience. We never hear the Chinese.” (美国非常成功的宣传机器:电影、电视、音乐,文艺风格和文学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但是中国在讲自己故事的时候就很糟糕,我们从未听到中国人自己讲过他们很个人化的故事。我们见过美国的、澳大利亚的主持人向外国听众讲解中国人的经历,但我们从未听到过中国人发声。)

中国问题的国际战略和公关传播专家,瑞士学者吉博明(Diego Gilardoni)也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 many Westerners hold a distrustful opinion about China, it certainly doesn’t help when they hear Chinese personalities speaking in what is perceived as an ambiguous, stiff, and opaque style. And as long as Chinese officials or managers will not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Western societies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perception that many people have of China.(不少西方人对中国抱有不信任的看法,显然,听到中国人以模棱两可、呆板僵硬且晦暗不明的个人陈述无助于这种观感的改变。 倘若中国官员或管理者不学习如何在西方社会有效沟通,很难改变众多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关于中国的自我认识与全球的普遍认识的差异,我们看下面的这张图。上外面这张大圈是中国人给自己的自我评分,咱比较谦虚,在“令人愉快”“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等这些方面给自己均打了80分左右,“创新”方面低一点,40分。但我们再来看里面那个圈,是来自全球的评分,不仅各项都低于50分,在“可靠可信”上竟然低于10分,这虽是几年前的数据,而现在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得分更低。

种种迹象表明,中美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而“信任”是所有关系中最关键的,是钱买不来的,控制或勉强都不可以。中美两国的信任摩擦,有历史原因,也有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竞争等等问题。解决信任问题最关键的办法就是沟通。

沟通的要义在于平等、开诚布公的对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的官员,企业和个人不能时俱进,依旧醉心于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叙事方式去沟通和表达,或者就如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在前不久的中国国际公关大会上直面问题核心:感慨出海企业和代表们“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现实。这种情况下,无论多么想打造海外的影响力,有多么美好的愿景、多么喜人的成就,传播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南辕北辙。

时间到了2019年,各路媒体也”迫不及待”揭露中国人的形象缺乏国际信任的问题,有些文章标题着实有些危言耸听,比如“麻省理工大学不招中国学生了”,而在不久之前,英国也出现了八所高校集体拒收中国申请者这样的消息。越来越多这类问题的出现给我们敲了响钟: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是靠中国每一个人去传播、维护,甚至是争取的 (家长和孩子,公校还是私校,体制内外,华人海内外,贫穷还是富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在这个层面上,个人与国家形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经常从事国际交流的人可能都会发现,自己面对外国人的问题也会一时语噎。比如“中国政府为什么只准生一个孩子?”(现在我们可以生两个), “中国人吃狗肉吗?”,“中国人信仰上帝吗?”,“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随地吐痰?” 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被问到了而不能恰当地回答,在对外有效沟通时往往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有时后面还有一连串的追问,尤其是当下,人们经常会问“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可持续的吗?会崩溃吗?”、“中国的发展经验别的国家可以学吗?”,“拥有这么巨大能量的中国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实际上,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关口,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都在谈论跟中国相关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进行对外沟通,那中国未来的发展就只能成为像京剧里的大花脸一样被人任意涂抹。中国人自己讲不好故事,外国人就会替我们讲,写出更多“中国即将崩溃”、“中国将统治世界”这样的文章。

那么,我们是谁?中国人自己准备好答案了吗?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每一个人准备好表达了吗?这不是一个看起来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题目,而是一个真切关系到每个人和企业的发展甚至是命运的问题。

曾经问一个做微信国际化的外籍朋友:“你觉得微信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国推广的时候,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想都没想直接回答:“They think it’s a Chinese app.(他们把微信当成一个中国的产品)”。这句话已经包含了太多的含义,也意味着在跨文化沟通上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他说:“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思想与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而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看来,”中国最大的事和最大的历史就是如何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融和,也就是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更新与进步。” 而此刻我们最应该做好的,努力投入精力的地方,就是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也许每一个国人的使命感和文化情商多一点,我们自己和下一代以及中国这个民族的未来在世界之林受到真正的尊重就早一点,久一点。

中美跨文化沟通的解锁关键是什么?

本文认为,跨文化领导力是一种在不同文化圈、不同文明中都能游刃有余实现理想并促进共赢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走到下一步的必备能力。而文化情商Cultural Intelligence(CQ)是跨文化领导力的核心,也是中美跨文化沟通的解锁关键。

美国基督教徒、学者戴维·利弗莫尔(David Livermoore)提出,文化情商CQ是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有效运作事务的能力 。这些文化包括民族,种族,组织和世代文化。本文用它的四个支柱做个模型,结合中美跨文化沟通的话题,一个一个来解读和分析。

第一个支柱是CQ动机。你参与某个跨文化项目的动机来自哪里?你与不同文化里的人们沟通的动机是什么?就本文的话题来说,你关心中美关系的动机在哪里?是驻外工作、出国留学、文化交流,还是其他?先明确这个问题。

第二个支柱是CQ知识。你对文化的理解是什么,你自己的文化与他文化的异同将如何影响你所负责的项目?假设你的动机是“外派/驻美工作”,那么清楚确认自己的动机之后就一定要问问自己:“我对自己的本国文化的理解了解吗?对美国文化了解多少?我认为美国人对中国了解多少?中美之间最典型、最基础的文化差异是什么”等等, 问这些问题就是在检验自己的CQ知识。而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做到知己知彼。由于留学热和互联网化等因素,总体上讲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远远大于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造成这个传播和认知不对称的因素有很多,其实我们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北外周鑫宇教授提出的“外国人理解‘中国观’的四把钥匙”:第三世界、新兴市场、东方文化、超级大国。

第三世界的中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巨大而落后,有着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国特征。无论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中国都需要发达国家的教导和帮助。即便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发展,其政治也仍然是落后的,需要向西方学习如何尊重人权、实现民主。

新兴市场的中国:中国是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欣欣向荣。它快速发展的经济、稳定的社会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资本获取高额利润的天堂。与中国接触,意味着经济机会和个人成功。

东方文明的中国:中国是古老、悠久和神秘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它散发着与西方文明不同的迷人气息。但同时,这也暗示着中国人是与西方不同的,有时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中国这样一个异种文明的崛起,可能会导致“文明的冲突”。

超级大国的中国:中国正在成为超级大国。尤其是西方传统强国在经济和政治危机中苦苦挣扎,中国力量显得更加一枝独秀。不论世界是为此感到欣慰、焦虑还是恐惧,中国都在迅速建立世界性的影响力,并可能给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带来转折性的变化。

这样完全不一样的四幅图景,可以解释为什么你看到前几年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而这几年连纽约和硅谷的报纸上都开始传播不可思议的“中国速度”。吊诡的是,在国外的媒体和评论家口中,中国居然既代表落后又代表未来,同时走向成功和崩溃。各种矛盾的说法令人困惑不已。

那么,中国人眼中的自我形象又如何呢?其实,我们自己也说不好。

今天的中国人好像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的混合体,人们一面热烈的追求着市场经济带来的个人经济成功,一面向积极改造金钱泛滥社会中诞生的丑恶,无序和失德,同时还对这一切抱有某种厌倦和迷茫的文化情绪。

在这个层面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眼里的自我形象,存在着一条鸿沟。

中国人到底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其实比较合适的概括是,“复杂”——像欧洲一样多元,向美国一样辽阔,像金字塔一样古老,像一千个迪拜那样日新月异。所以要跟外国人解释中国确实很难。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元快速变化的国家,我们对自己国家的看法也是复杂多元和快速变化的,如果每个人都是中国的一张名片,那么每张名片上的中国可能都不一样。

具体而言,从沟通的角度来说,中美之间最典型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组:

中式:集体主义。“枪打出头鸟”,维护面子与和谐融入比什么都重要。 美式:个人主义。从小到大想说啥就说啥,自我个性表达比什么都重要。

中式:等级文化。“三纲五常”,领导与下属,读对名片上的title才能继续聊。 美式:平等文化。不管亲朋好友或同事直呼其名,硅谷扁平管理文化是典型。

中式:高语境/间接。先做铺垫,绕圈儿重点最后说。喜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美式:低语境/直接。开门见山,先摆结果再讲道理。强调“速战速决不愿磨叽”。

第三个支柱是CQ 策略:你是否能够提前为要进行的跨文化活动做好计划?

明确了CQ动机和CQ知识之后,下一步是生成自己的传播策略。推荐三个步骤:

1,计划Plan:在CQ知识基础之上才能制定计划,问问自己:项目开始前做足功课了没?包括一些礼尚往来的细节准备。例如,在出国时可随手赠送外国朋友的小礼品中,有哪些是既有故事可讲,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又能留下一份属于个人的美好印象?

习近平主席当年去瑞士时,选择送给世界卫生组织一盏代表中国针灸图的铜人像,既不失大国风范,又具独特中医文化传播亮点,很有特色。而我在过去十多年中,每次出国交流都会带上近半箱子的中华文化“特色器物“,例如:中国结,剪纸,茶叶等等,甚至是家乡的清明上河图折扇。折扇既轻巧又别致,还可以顺便介绍一下家乡的历史,打开跨文化沟通的匣子。

2,意识Aware:要下意识地明确:谁在传播?传播给谁?传播的“道、法、术、式”分别是什么?在对外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维度代表不同的载体,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不同发声渠道会产生不同的KPI效果。

3, 检查Check:检查什么?主要是无意识的偏见(unconscious biases)。在当下的科技与媒体环境中,人们产生偏见的能力和可能性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加了。偏见直接影响我们的决策,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成效。

检查是CQ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莹响力用下面的三个小故事解读破解偏见的三种方法:

一. 做数字时代的主人

Er Na是一位年轻的意见领袖KOL,她对“从什么渠道以及如何接收信息”有深刻的认知和清醒的把握。 每天从醒来到入睡,她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而是选择消费她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资讯与知识。

Er Na非常清楚,在今天,有数不清的渠道、算法甚至是个人试图操纵我们的注意力并将其商业化。生活中App内容创造的即时满足感”(Instant Gratification) 诱惑打不过她的理性思维,她知道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认知就无时不刻在“被影响”, 与很多人从醒来就被动接受信息“冲刷”不同,她用高度自律选择她想要“受到影响”的方面。从辨别和筛选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到批判地消费来自各种应用程序的内容,她提醒自己把事实和观点区别开。

Er Na知道,她在互联网上消费什么,她将来就会被互联网“给予”什么。当下的数字互联算法时代,你选择看什么,决定了你未来能看到什么。

技术本无罪,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术可以帮助您实现目标。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技术就很容易为你塑造你的目标并控制你的生活。特别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好地理解人类,你可能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在服务它,而不是为你服务。所以,该怎么办呢?答:了解你自己。努力更好地了解你的个人“操作系统”,做数字时代的主人。 要成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你需要知道你是谁,以及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几千年来,哲学家和先知一直敦促人们了解自己,但这个建议从未像21世纪这样紧迫。

二. 定制全球人脉情报网

Uzilet是一个热爱旅行和体验不同文化的职场小姐姐。无论她去哪里,逗留时间有多短,她都会用她的文化情商快速判断身边值得做朋友的且很有人脉资源的当地人,并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且在线上如微信或LinkedIn上成为好友。无论她住在中国的一个小镇还是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回到家时,只要能上网,她总能与不同文化圈的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

大部分人都是从朋友圈中看看别人的日常生活和当地新闻。但是,Uzilet也善于运用文化情商发掘她所处文化和市场中的风险与机会。因为有在巴西生活的微信好友,通过他们的朋友圈,Uzilet可判断因腐败导致的接二连三的民众抗议如何影响外商投资。她也会根据海外朋友的推荐参加中国和美国有影响力的商业会议,同样一个国际热点的爆发,她会利用自己多样化朋友圈的信息,有意识地避免外在媒体影响与内在固有偏见带来的决策失误。这样,她基本上为自己定制了一个全球人脉情报网,帮助她发展文化情商,同理心和发掘新机会。这点对今天渴望拥抱全球化的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跨文化连接带来的社交资本不可估量。这里的关键是,你连接了谁和什么文化,决定了你会看到什么,拥有怎样的认知。

三.培养跨代际交互能力

中国姑娘Serena才二十出头,就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被派往巴西,负责几个成人汉语班的教学,学生是从20岁到65岁年龄不等,各行各业的巴西企业家与高管。刚开始她感觉压力山大,但当她意识到,这些巴西学生们其实并不在乎她年纪小,而是只在乎她的资历和她的工作所带来的价值。幸运的是,教学相长过程中,她从不同行业、不同代际的巴西学生那里学到了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与社会经验,极大地拓宽了她的视野。后来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和老一辈人谈天说地,协作共创。而且种种这样的经历让Serena 不断汲取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人们的不同经验,不断攀登她人生的新高峰。

可是,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人们习惯与自己的同龄人一起待在舒适区,这虽然很容易理解:因为交流没有代沟,大家都喜欢和自己一样大的人玩儿。但它恰恰有可能加深偏见。年轻人充满了新鲜血液和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意,还有当下拥抱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活力。在深度数字化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在资源获取与利用,深度学习与思考,多元文化吸收与包容创新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尤其突出。老一辈人往往具备很多年轻人并不容易获得的视野、资源,机会和难得可贵的生活智慧。不同代际之间的特征和需求其实是高度互补的,当形成巧妙组合时,会是很多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到2025年,每四名员工中就有三名将成为千禧一代,尽管不同代际人在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应该找到合作的方法,然而许多组织并没有为代际多样性对工作场所互动协作生产力的影响做好准备。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不断加重,人们对跨代际的交互与沟通的需求愈发迫切。而故事中Serena这种跨代际交互的情商,在改善年轻人焦虑的同时,还能帮助改善老龄化危机引发的多种问题。

讲到这里,文化情商CQ的三个支柱都已讲完,下面谈谈第四个支柱:

CQ行动:你是否能够适应并改善所在的跨文化环境,如何建立更好的关系,减少冲突,获得更高的生产力?结合中美沟通的主题,关于如何行动,笔者结合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经历,提出几点建议:

1.找共性 (Find commonality):

很喜欢克里斯教授的一个比喻。他问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他说:“1/3的1/2等于多少?” 学生说:“5/6啊”,然后教授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呢?” 学生说:“通分啊”,找到最小公分母。教授这个时候说:“这就对了,关键在于你要迅速的找到两者的相同点,而不是紧盯着不同。” 这就是文化情商CQ行动的要义。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助者天助之。英文中也有对应的“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1943年2月初,为中国的抗战争取更多的美方援助和支持,宋美龄踏上了美国国会的演讲台,她用她娴熟的英语向参众两院发表了长达二十分钟的演讲,这二十分钟的演讲也被永远记录在了美国国会演讲的历史中,宋美龄也成为了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二位登上国会演讲台的女性。据说,连丘吉尔都对她赞不绝口。而这一场演讲,宋美龄向世人展示的就是什么叫做自助。

她说了什么呢?她其实一直在讲故事。为了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侵略,为中国赢得美国同情。她没有说那些假大空的话,反而以故事的形式为美国的人们讲述一段弱者反抗但绝不认输的故事。这一段故事,说的便是当年的中国人民抗日。背负着解决危机的任务,在美国面前,她没有一点点的卑躬屈膝。她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日寇的残忍,讲述了国内的状况,以一种当事人的视角。言谈举止和纯正发音,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她的信服力。这段演讲,当时通过收音机散步到了美国的各个地方。在演讲完毕之时,所有人都忍不住站起来为她鼓掌。他们赞扬的,便是这种哪怕艰难异常也决不放弃的信念,也是美国人精神和价值观中非常认可与推崇的共同信念。美国国会更顺势废除实行已有60年恶名昭彰的“排华法案”,提高了美国华人的地位。

2.从结果出发 (Result-driven):

从结果出发,意味着尊重效率,讲逻辑,追求共赢。本文前面也提到了东西方沟通文化差异,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人多追求面子,属于等级与差序格局影响下的间接沟通风格,且不太重视逻辑表达(不太容易适应和接受美式自由直接表达方式,甚至认为其无礼),在谈判中,往往让西方人一头雾水,无可奈何,无法敲定结局,会议结果很多时候或无疾而终,或无限拖延。可这个问题有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我常看到美国人习惯而自然地这样沟通:用自己的论点开头,使用清晰利落的句子,然后给出你的论据。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仅对方可以听到你精彩的论点,而且就算你说到一半被打断(被插话了),你仍然毋庸置疑是这个论点的提出者,而不是那个抢你话的人,所以掌握沟通主动权的还是你。

3.将心比心(Empathy)

也叫移情,或者同理心,它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也是建立任何信任关系的元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培养出来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在感知另外一种文化中传来的信息时,由于受自己长期生活中的文化环境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太容易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文化背景甚至是决定这种文化的解码方式去理解。具体表现在沟通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是尊重彼此的过去,尊重沟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用西方人他们从小到大文化和体制内习得的沟通方式传播我们的好东西,例如讲故事storytelling。而与之相对的,就是美国人比较反感的说教式(doctrinal)或宣传式(propaganda)。

培养移情能力的关键一步,是尊重大脑,打开好奇心之门。有一句经典的交际“魔咒”:“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所以你不想知道,然而你永远不会知道。” 听起来像哲学,但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是认知真理。而解除这个“魔咒”最重要的一步就是“Make the ask/勇敢之问”,把它改成: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但是,你想知道,所以,你会知道。” 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接触与探索不同文化,你的大脑都会对原有世界的认知发生根本变化,对不同文化圈中的人互动的时候你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兴趣。有好奇心做驱动,你会源源不断去探索,与固有的自己进行思想碰撞,像照镜子一样,经历积极的行为唤醒过程,再三尝到好奇心带来的“认知甜头”甚至是“大脑高潮”后,你就会愈加坚定地相信并喜欢“同理心先行”,对生命的理解也会更丰富,对自己人生的设计也会更多元。

4.拥抱多元(Embrace diversity)

2018年中国出境游已达1.4亿人次。现在,全世界都挡不住已经富起来、要“出境、出海、出去看看”的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可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世界并没有因为国人“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狂热本身而提升太多对中国的友好认知,相反中国人在海外留下的整体印象来自于一百来年不怎么改变早已无法诠释中国发展的Chinatown/唐人街,还有“Crazy rich asian”/疯狂的“买买买”亚洲土豪游客等负面形象。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是多元的,原因有很多,但外因取决于内因:我们自己还未通过拥抱多元的思维去探索世界,并由此改善我们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情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取决于中国人的对外传播能力,而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只有用不断积累的文化情商主动寻找并表达“我们是谁”,才能与多元的世界文化万花筒产生深度的连接,正如前文提到Er Na的故事。而越成熟理智的人,越能看到世间万物的多面性,便越能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性,文章前面提到的Uzilet和Serena就是典型而深刻的例子。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外资在中国及中企走出去的“跨文化休克”故事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风靡欧美、硅谷科技公司重视的Diversity & Inclusion培训与发展类项目也越来越在中国受到欢迎。聘请文化顾问进行指导和训练以及自我训练是新一代争做全球精英的专业人士日益倾向的一种投资。How China Works跨文化音频节目也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其中一条内容主线叫“世界客观看中国”:节目邀请了具备多元化思维能力、突出的文化情商和影响力的来自中国之外,在科技,商业和文化等领域有独特见解和建树的中美、中拉、中欧、中非等跨文化意见领袖和专家,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和未来领导力。

5.聚焦“未来”(Future-oriented prospective)

在沟通过程中,中美双方如果能把视野和希望更多投向未来性的主题和两国年轻人的积极贡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需要帮助美国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虽然中美两国在相当多的理解层面有巨大差异,但在面对和解决人类未来共同挑战的问题上,如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减贫,全球健康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中国实打实地做出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国人需要讲述我们是如何运用国际化的方法去解决这些人类命运的挑战,并呼吁对方求同存异,协同共进,面向未来。美国科幻片中的主题价值观之一即不屈不挠克服各种危机和挑战,只是过去中国人参与的这种“救赎”故事还是太少。而最近热映的《流浪地球》就是一种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放眼未来,面对人类共同危难,中国提出“带着地球家园一起流浪”这样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解决方案,未尝不是一种双赢。希望国人可以发出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

美国也需要倾听和感知中国年轻一代的奋斗故事。中国的千禧一代年轻人数量是美国年轻人的五倍,无论是消费力还是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越来越得到世界的注意。新全球化时代,很多中国青年企业家都是社会影响力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和美国同伴一样,拥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千禧一代追求个性与个体化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打破规则,拥抱多元价值观,崇尚自我表达与渴望更大的社会责任担当,这些年我见过身边太多的国际NGO项目推动者,天马行空,创意多多,中西素养兼具。他们的故事值得被了解,更值得被传播。据此,How China Works访谈节目的第二条主线就是采访来自中国的全球化“弄潮儿”—有独特跨文化经历和项目、双语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分享他们的世界声音(Global Voice)

6.讲真话 (Be authentic)

美国领导力培训品牌Own The Room提出:做真实的自己是与他人连接的最好方式。是的,当你讲真话,敢于做自然而真实的自己,会更容易受人喜欢。

这个看起来是超级简单的选择,尤其是当你和一群类似你的人相处时,但是如果你代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异类,“做你真实的自己”就会可能是个超级挑战。尤其是在面子文化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如果我们掩藏一部分真实自我,别人是不可能会太信任我们的。如果我们不被信任,那后面什么事儿也别谈了。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直到我们万分沮丧。很多原本可以产生的共赢机会都不可能发生,而这一切都可追溯回我们是否敢于做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少在乎别人想听我们说什么,而是多费心思琢磨你的真实自我,最棒的自我需要到底是什么。弃虚求真,就是我们要敢于去面对真实,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什么样的故事最能打动美国人呢?答曰真实的故事。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真实的故事。

7.搭桥思维(Building Bridges)

你有没有观察过如何搭建一座桥?是从两边往中间努力, 而并非一厢情愿式从一头出发到另外一头。这意味着,如果把沟通的过程比喻成搭建一座桥梁,那么是需要双方的努力,甚至是双方的妥协。所以,我们能否从自身出发,先反思自己文化中那些阻碍跨文化理解的行为?举个例子,当朋友问起我关于下面这个自问自答的图片,我往往会感慨万千:

问:人们常会问我中国和美国的区别在哪里?

答:一张包含1380亿美金价值的照片里却看不见一个Gucci牌的皮带。

这是一个极强的对比,但说明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快速崛起,产生了无数中产消费群体,但也“成就了“外媒讨伐中的” 功利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其实,无论在西方人还是我们自己眼里,这种价值观都不可能通向真正的平静和幸福。如何将这种拜金文化淡薄化甚至消除,是我们仍需作出的努力。

除了从两边出发,沟通的大桥下少不了的是符合人性的主旋律和价值观,以及指导人类向前发展的思维方式这些敦实的支柱,比如:向往自由,和平与爱。

结语:

中美沟通,影响天下,洋洋洒洒,不能尽述。一百多年前的先贤魏源,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之门,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一百多年过去了,见证了历史沧桑、发展洪潮和大国博弈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已习得了“师夷长技以求共赢”的能力?

让我用历史学家汤阴比的希冀作文章的结尾:“积极吸收了西方个体思想、个体公民权、法治思想和功能分化的中国,可以在整体思维、多线思维、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等多方面运用中国文化的智慧创造出中西合璧的崭新人类文明。”

李莹莹

2019年3月5号于北京

本文作者, 李莹莹,莹响力Yingfluence创始人, 硅谷人工智能芯片公司Skive it首席运营官, 美国Own The Room企业培训师, “HowChina Works” 跨文化音频节目联合制片及主持人, 听众覆盖美英日德等五十多个国家, 并于2019年荣获 “金海归创新奖Top 10”。原财新世界说记者(曾采访梅琳达盖茨女士及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及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讲师; 精通中、英,葡三语, 曾在美国,巴西,印度,土耳其,墨西哥,芬兰等多国工作。2017年创立了首个致力于中外英才交流和领导力提升的Yingfluencer–跨文化国际人才智库, 旨在打造最有温度与持续性的, 融合资源, 智慧与情感的国际人才生态圈。2018年入选全美优秀华裔创业者30 under 30. 终生致力于跨文化领导力的研究, 传播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