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琦(SAS Spring 2010)
复旦大学08级 happyfromhere@hotmail.com

 

      旅行不是一种特权或是资本,你能走多远,并不是由干巴巴的飞行或航行里程决定的。经历是那些塑造我们人生的东西,又赋予被改变了的我们塑造世界的视野和双手。更多的SASers,更多的探索者,只会让身边有更多理解、开放的心灵。相信自己,不管你在哪里旅行、在哪里生活,张开一双探索、关注的眼睛,怀着对生活的深深感恩,读出世界无尽的未知和乐趣。或许每个人都会在泰姬陵前发出由衷的赞叹,但是,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需要更大的智慧。

      一段内涵丰富的旅行,是新的探索的开始。

 

还记得刚回国的我,兴奋地穿着胸前印着大大的“Mom & Dad——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world”的T-shirt走下飞机,迫不及待的在回家的路上向爸妈宣布我下一站北京的旅行计划。此时的我,显然还没有从世界旅行的模式中转换回来,受不了呆在一个地方超过一星期的“稳定生活”,心里像上了发条一样热切的盼望着下一个港口。

 

爸妈回头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先回家吧。”

 

是的,现实泼了我冷水,我明白了下船前Dean意味深长的话语:Re-entry is not easy. 当然,现实还远远达不到“残酷”的地步,它只是…… 用当时的感觉讲:普通……

 

电脑重新换回“复旦大学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的主页,以防打开船上那个已经不再向我开放的邮箱勾起一丝的感伤,同学们也许不再会坏笑着打听我巴西艳遇的故事,和朋友的聚餐上我也不会再拿出五颜六色的旅行纪念品。我把撑满一个硬盘的照片和DV打包整理,和同学一起前往西安开始考察之行,报名学车,直到新一个学期开始,我重新走在复旦的教学楼之间,成为一只默默无闻的“小海龟”。

可是我知道,有一些印记已经渐渐烙印在我的灵魂,即使很久不再翻看的SAS记录,也依然在我心里。现在,距离2010 Srping Voyage结束已经一年多的时候,我再次回头问我自己:

环游世界意味着什么?****

“环游世界”作为一个人生目标,绝对是一个高频词。同学录、微博标签、电视访谈,这个回答简直是随口而出。我也是怀着这个目标的庞大群体的一员。对我而言,这样的想法或许能追溯到小时候对于世界X大奇观、Y大之谜的好奇,或者是我想做一个cross-cultural communicator的理想。不管怎样,“环游世界”的想法总是伴随着浓浓的浪漫主义情怀。

 

可是,纵有各种幻想,我也没有想到它会突然在二十岁的时候以这种“一蹴而就”的形式达成——感谢SAS的航线,让我着实“环游”了一遍,从美国西海岸出发,经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在美国东海岸停靠。这两万六千海里的航行告诉我,环游世界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绝对是劳心劳力的体力活。你需要是一个有着强健体魄和强大内心的探索者,或者,你可以在行程中不断向这种人演变。(到每个地方都是从机场到度假酒店的人除外)一个已经环游过六次的教授在Global Studies课堂上告我我们十条travel tips,经过我的亲身验证,时至今日,我以为这些tip的确是简单而富有深意的,取其中两条,足以说明我这一节要表达的内容。

 

Leave your comfort zone. &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can see.

 

身处彻底陌生的环境让我体会到了完全的剥离感,好像被自己熟悉的世界丢弃在另外一个时空。我也在印度的高温和尘土中头脑发胀,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更是在我回到房间以后依然挥之不去的疑问。在难以想象的无序环境中,我忘不掉那些穿着印度沙丽的妇女,那些深邃的眼神。支离破碎的画面充斥我的大脑,而我却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解读这一切,我从没像这时候这么想学点东西。

 

我面临了一个离开舒适区和缺乏足够的积淀去理解所见所闻的问题。其实,船上的人们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mental process。据船上的医生说,很多学生会在印度之后mentally breakdown,他们一时或许还说不出是什么震撼了他们,只是他们异口同声的表示,”It was overwhelming.”或者”It was just intense!”

 

离开舒适区的所见所闻可能会超出我们的常识,日常生活建立的规则被打破,过去的经验积累已经不足以支撑眼前的现实。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什么让我能在到达最后一站巴西时,明知自己不懂葡萄牙语,还大大咧咧的走下船,连一张地图都不带?固然这时的我在心理上已经十分适应陌生的环境,可是却带着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惰性和玩世不恭,仿佛心里已经饱和,对新的刺激也慢慢麻木了。为了不浪费每一个宝贵的港口,我有时候会在起床的早上告诉自己:Go explore! May be it’s your only chance. 这样的结果是暴走、暴晒、睡眠不足……结果是回到房间虚脱一样的瘫倒、或者刚离开港口的那几天,课堂上忍不住的犯困,不过,这些都值得。

 

Its all about people.

 

有些名声在外的景点可能会让你失望透顶,但是人永远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现在看到电视上转播加纳队的球赛时我是多么激动,比以前看到贝克汉姆还要兴奋,我好像看到曾遇见的那个加纳青年足球队队员也在场上奔跑,他说过的理想在我脑中浮现——我已经和这个世界建立起了更深的联系,不在于我曾经在那里的景点留影拍照,而是我和那里的人们有过、甚至还保持着沟通和交流。他们帮我打破了自我设限:在一个下午漫步加纳海滩的过程中,对待周围热情无比的加纳人,我心里的恐惧和距离感一点点消失,直到后来在大街上可以主动上前聊天,惊喜的发现纪念品小贩心中的乌托邦理想,或者盗版碟小贩的老板原来正是一个中国人。

 

一个国家的人们也告诉你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况。毛里求斯出现在媒体上通常就是个度假海滩的形象,那些直接住进度假村的人,可能不会知道这个小岛上,很多毛里求斯人甚至没有去过那里最富盛名的海滩,尽管他们开着出租车或者轮渡接送过无数的游客。我也在这里看到无数毛里求斯妇女身穿沙丽走进餐厅,操着法语点一个印度传统食品Dosa。不用幻想一个美丽岛国的人民都纯朴闪亮,我也在这里被骗过。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常态,都留给我们最丰富的视角。

 

作为一名SASer环游的特点是什么?****

曾经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或许有耳闻,但是还从来没有见过、认识过这么多拥有神奇经历的人们相聚在一艘船上。才发现,所谓神奇都是别人的看法,对于他们自己,只是在过自己追求的生活而已。他们有的是牧师和教授的双重身份,下船之后,早就有好几个婚礼等着他去主持;也有曾经住在上海法租界的life-long learner, 在几十年后重访中国,她拉着中国教授的手激动万分。在船上这个封闭有有限的空间里,不管多大牌的人物,你总是不是在走道或者餐厅遇个正着,对话随时展开。船上轮番上演的活动更目不暇接,甚至让人觉得旅行结束之后,更想念的是这艘船。

 

如果只说一件事,我想是这个住在科罗拉多农场上快乐的一家四口的故事,他们家的女主人Jenny,用spiritual dancing征服了整一艘船。Spiritual dancing是一种能让人舞到落泪的舞蹈。和它的第一次相遇在航行开始不久时一个晚上的七楼甲板上。我突然有种冲动,就加入了这群这月光下群魔乱舞的人们。大家像没人看见一样的舞动、像没人听见一样的叫喊。舞蹈结束,大家围成圆圈牵手放松,每个人用一个词概括当下的感受,happy, released, vulnerable, silent……最后,大家一起唱诵,给受过伤的自己、给还在动乱中的世界带去平和的声音。不要迷惑于这个舞蹈的名称或者形式,她其实是Jenny创造出的一个能让大家完全放松、接受自我、找寻心中的力量的环境。在船上这个特殊的氛围里,每个人都更多的有了理解和包容的心,不知不觉,爱上这与大家一起舞蹈。

 

现在,当我心里有事情不吐不快,还会写邮件先告诉Jenny,Jenny也继续在她的农场上,组织着人们通过舞蹈建立与心灵的联系。她的工作室有个好听的名字:Soma——where body meets soul。多少迷惑与担心都可以在她面前放松地展示出来,她的回信永远会提醒我 There is big love in you! 不管多焦虑、担心,深呼吸,让自己重温那个我当时最享受的状态——坦然地注视着船的航行,忘记约束、忘记努力营造的自我形象,没有随时防守的准备,我敞开全部的自己,让未来向我走来。

 

成为一个环游过世界的人,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当来自异域旅行中的兴奋感淡去的时候,还能够剩下什么?

 

当然,环游经历可以带给你大笔的谈资,成为你简历上特别的一笔,可是我希望我可以不要忘记在这一过程中我所经历的起起伏伏,希望当时的灵光一现,不要被后来的生活琐事淹没。

 

与世界建立了更多的联系之后,我似乎感到了更多的责任。小到看到路上再有一脸茫然的旅行者,我会主动上前询问帮助;有时听到别人用嘲笑的语气谈到毛里求斯的名字,真想让他们去看看那里自然的风景和人们。不是人人都有环游的机会,我们这些lucky little bunnies要告诉人们世界的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着什么,我们可以去做些什么。

 

作为董建华中美交流基金项目的第一批受益者,看着后来一批新的SASers出发了又回来,还去了新的港口,我也偶尔失落。其实,我更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毕竟旅行不是一种特权或是资本,你能走多远,并不是由干巴巴的飞行或航行里程决定的。经历是那些塑造我们人生的东西,又赋予被改变了的我们去塑造世界的视野和双手。更多的SASers,更多的探索者,只会让身边有更多理解、开放的心灵。相信自己,不管你在哪里旅行、在哪里生活,张开一双探索、关注的眼睛,怀着对生活的深深感恩,读出世界无尽的未知和乐趣。或许每个人都会在泰姬陵前发出由衷的赞叹,但是,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需要更大的智慧。
一段内涵丰富的旅行,是新的探索的开始。

 

我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和计划?****

我没有想到一次交流活动可以这么长久的与我的生活建立联系。我现在刚刚成为了SAS Global Ambassador,本以为就是帮助他们向同学宣传答疑,不过据说后面还会有Summer Training。更意外的是,今年暑假又要前往波士顿登上我的MV Explorer,参加一年一次的Forum On Global Engagement,今年的主题是中美关系。我们当时参加这门课程其中的四名学生(两个中国人两个美国人)将会组成一个Student Panel,和大家分享这一年来的经历和体会。

 

可惜的是我懒惰的毛病还是在下船之后偷袭了我,我要建的一座环球博物馆,藏品大多都在我家里的桌子地下,这些宝贝是不是可以重见天日?至少,我可以试试做一个电子版环球博物志,给每个宝贝留一张照片,下面写下我遇见它时发生的故事。

 

我还想过进行后续的SAS-support Research Program。从巴西上岸后,我在船上的computer lab 激动地敲下自己的研究计划,我想比较金砖四国未来的发展潜力、要研究各国货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我还想更加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当时岸上大堆的经历都是感性的观察,我也想做一些工作来让它们提升。这些想法总是被新的课程和考试推后,我想是不是一个SAS的小组可以激励后续研究的开展?不要轻易放弃那些震撼过你的东西,后知后觉也是一种学习吧。

 

附:SAS 2010 Spring itinerary

美国(圣地亚哥),墨西哥(Ensenada),夏威夷(Hilo/Honolulu),日本(横滨、神户),中国(上海),香港、越南(胡志明市),印度(Chennai/Cochin),毛里求斯(路易斯堡),南非(开普敦),加纳(阿克拉),巴西(萨尔瓦多),美国(Ft.Lauderdale)

 

本文链接: http://www.capechina.org/2011/08/semester-at-sea-chp2-8/
阅读更多赵轩《追寻生命之光——环球游学,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订阅“全球青年实践网络”的文章:
http://feed.feedsky.com/gypn
欢迎发表评论,参与“全球青年实践网络”的讨论,或者在新浪微博上面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