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靖文 黎子伟

图片1

在2014年7月23日,CAPE四会在由本地青年志愿者“一家人义工协会”提供的旧市府活动厅(即旧市府孵化基地)举行一次的Meetup活动。

这是四会首场的Meetup活动。我们在考虑第一场的Meetup主题时有许多想法,例如人生,工作,学习等等话题,但是最终确定在“别人的生活”这个主题上。基于四会小城安稳闲适的生活模式,我们认为,这个小城或许需要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寄望第一次的Meetup为参与者们提供另一种可能性的窗口。

 

Part 1:破冰游戏环节+CAPE介绍

由于这是第一次的Meetup活动,我们考虑到大部分的参与者对这种形式的聚会并没有明确清楚的概念。我们安排较为简单的破冰游戏:参与者会根据提供的信息,如住房楼层,手机尾号等,如寻找相对的符合信息的参与者。

大部分的参与者抱着任务开始与陌生人闲聊起来。有一位参与者为了寻找到更多符合信息表的朋友,在会场大胆地大喊起来:有没有人是2月生日的?不少的参与者通过简单的交流后识别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伴。获胜者获得一个由我们提供的小礼物—来自内蒙古的蓝色哈达。

图片2

在晚上7:30分,活动正式开始,主持人杨文裕对游戏进行基本总结:日常生活的交往跟这个游戏很类似。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别人问取有目的信息。某部分人看着结果,在获得信息后匆匆结束谈话;某些人着重过程,放弃最终的结果享受谈话快乐….不同的方式都反映你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我们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方式。生活类似,同一个城市,我们都各自选择形色的生活。

CAPE Meetup聚会,在四会市第一次举办,通过五位发起者录制的一段视频,让参与者对这次活动有初步了解,回答参与者的一些疑问。

 

Part 2:嘉宾分享交流环节

我们设定嘉宾分享交流形式为主持人访谈,嘉宾回答。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把所有压力放在嘉宾身上,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更加好地掌握时间和及时帮助观众提问。

第一个分享的嘉宾是梁文杰,他在2012年前往加拿大,现在是BCIT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他开场简述自己在加拿大的生活:在学习上,他觉得国外大学很认真,他必须用尽全力去跟进学习进度;在课余时间,他会去滑雪、射箭。在聊到学习教育方面,他认为中外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的不同点。国外教育更关注全面发展。梁文杰解释说,国外大学前孩子都在玩,自由地享受生活,学习许多学习以外的技能。例如他在滑雪场遇到年纪轻轻已经是温哥华省滑雪少年冠军的小孩,看到这个小孩阳光积极的一面。另外,梁文杰谈及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导师。该导师完成大学后出来工作好几年了。但是导师认为自己学的知识不足够,又放弃工作重新回到学校学习。这种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感到他。在中国,大学似乎只是一条必经之路,并非为了知识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这一点与国外教育观念有很大差别。梁文杰同学认为人类进步就是因为不听父母的话。这听起来有点极端,但他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最后,他再次提及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点。他说中国的教育主要是老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外国的教育不是思维的控制,能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性发展。然而,他认为在中国的十几年教育让他打下知识基础,中外教育都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片3

第二个分享者是主持人杨文裕,她是大四的学生,在上半年作为交换生到台湾游学。她对台湾的总结有四个关键词:夜市,蓝天白云,人情味和值得。

夜市是台湾的特色,在台湾可以尝到不同风味的美食;在台湾,抬起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跟大陆的大城市不一样。杨文裕认为大陆虽然获得飞速的经济发展,但是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人们生活的美好环境。杨文裕还分享了在麦当劳点餐后由于等待时间较长,服务员递给他们柠檬茶这个小故事,让她在细微处感受到台湾的服务和人情味。

在一次采访中,杨文裕认识了一位打着爵士鼓的街头艺人。杨文裕知道为了供养家人,这个艺人每日必须很长时间地工作。刚开始,杨文裕觉得她很辛苦,但没想到该艺人说她很享受她现在的工作,因为她在追求梦想。

在最后的分享,杨文裕感触很大。她说,去到台湾后发现台湾的人们都会独自发出声音。她觉得,在大陆,民众缺乏自己的声音,总是被别人“代言”。她鼓励每一个人都学会发声。

 

第三位分享者是李建华先生,他是一位有魄力,在他乡打拼多年又回到四会的闯荡者。他分享了自己职中毕业后,在1999年通过自己学习专业知识,在苏州、浙江、湖南多地工作,在深圳工作十年的经历。他不断的换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在杭州和朋友开了工厂,最后因为意见不合结束了合伙人关系。现在李建华回到了四会,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与其他独身在外打拼的人不同,李建华先生一直都带着家人去闯荡。李建华说他是一个独生子,重视家庭。他希望抓住每一刻宝贵的时光去与家人相处。

在谈及工作经验,他说,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应该把工作做好,老板能看到。李建华举自身的例子。曾经有一次,他连续独自完成一栋7层所有的焊接工作。在工作末端,他几乎睁不开眼睛。但是他获得了老板的认同和支持。

在和参与者交流的过程中,李建华称四会由于流动人口少,缺乏新鲜的活力。因此他现在从事的是营销工作,希望通过策划来打开四会这个市场。在他的职业生涯的转换期中,李建华希望把四会当做一块试验田。

图片5

 

Part3冥想分享环节——“我的现在与未来”

经过了十几分钟的茶歇后,参与者分成红、绿、蓝三组,围成三个大圆圈进行“现在”生活的交流。在这个环节,每位参与者都跟组内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当下的生活。

接下来是冥想环节。在黑暗的环境,悠扬的音乐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主持人开始引导参与者闭上眼睛,放松自己的身体,然后让他们触摸前方,想像三年后自己将身处何方,生活是怎样的。在脑海中,描绘出三年后的画面。随着主持人的引导,音乐渐渐停止,冥想结束。

在冥想后,每个小组相互讨论,分享在冥想过程中自己三年后的画面。三年后的“我”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图片6

每个小组的讨论气氛热烈。然而,由于组织方在引导冥想经验缺乏,许多参与者说没法进入状态冥想。而大部分的参与者在这个讨论环节中都纷纷进行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最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是为参与者们提供一个能够交流认识的线下讨论平台。

随后,每个小组都有自愿者起来发言。他们并没有按照原来的任务设定分享三年后的生活情境,而是简单地自我介绍和发表对活动的看法。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并不勉强,认为这也是难得的向前迈进的一步:大家都渐渐能够接受线下与陌生人交流讨论。

图片6(2)

 

Part4总结,反馈收集,大合照

活动成功举行。作为发起者的我们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们最享受的时刻应是大合照了~你看,每一个人笑得多么灿烂!

图片7

梁文杰说,在他将要回到加拿大前,搞了这么一个活动,是他最难忘和开心的。

顾建锋在准备视频里说自己做这个活动的原因:“这个活动很有趣,有好玩。所以我去做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去做了。”

作为最初发起者的我最心满意足地一件事情是我真正地把话头上的活动落地开花。我相信change maker(创造改变者)的理念,而我们都在用行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