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三

2010年,《城市画报》的一篇文章《小城之青春——中国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生存状态调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受访者的迷茫、焦虑和沉默仿佛是一种预言,让我感到惶恐。虽然在南京已经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但我始终知道“家”是那个我要回去的地方。但今年回到南宁,却隐隐发现这座安逸的小城多了些许新鲜的空气:出现了真人图书馆、交换图书、城市书房等关注人与人交流的活动或项目,第一个摇滚音乐节开始成为年轻人中热门的话题。似乎越来越多的青年正在寻找拓宽生活可能性的管道,来打破平静地略带些许寂寞的小城生活。同时,一起长大的朋友已经或正在考虑回乡,回来后的职业和生活是大家常聊的话题。虽然CAPE在这儿并不怎么为人知,不过这些变化都让我觉得,在南宁,应该而且也已经可以发起一场Meetup,让不甘寂寞的返乡青年倾听彼此,发出共鸣。
1

发出活动公告后,起初报名人数寥寥,还让我和一起组织这次活动的同伴晓林有点担心。不过随着微信、微博转发的开始,报名人数持续增多,即使地点定在距市区很远的南宁二中凤岭校区,报名数量还是远超预期。这让我们很惊喜。于是乎,10月7日明媚的下午,在二中的城市书房充满英伦情调的新馆中,从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和英美法加等各地工作或留学而归,从业于各式各样行业的二十多位青年汇聚在了这里,对以“返乡”为核心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Part 1 职业选择

在报名表中,有33%表示了回乡后不知道如何选择职业或不适应目前职业的问题,36%的朋友有新的一些职业目标,因此我希望在这个环节,大家能基于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来进行故事或信息的分享,从中收获启发。我借鉴了《小强升职记》中推荐的职业价值观自测表,其中包含了美感、成就感、多变性等13个职业价值观。讨论规则是大家先写下自己期望的职业价值,随后分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各自讲述自己的职业内容以及与其最相关的三个职业价值观,最后进行组间分享。在这个框架下,大家可以交流各自的职业经历、困惑、规划等等。在分享时间,各组都详细介绍了自己成员职业的工作内容和价值观。其中自由是大家最常提起的一项,因为大家都希望有更多的空间去拓展生活。

2

Part 2 生活&未来

有47%的报名者表示他们觉得南宁的生活有些无聊,38%的人认为建立新的朋友圈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将这两个问题做为第二部分的小组任务,同时又选了另外两个我们觉得比较好讨论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伴侣”和“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让四个小组尝试给出一些建议。虽然我们在前期讨论流程时便担心这些任务过于宽泛,会否让人提不起讨论的兴趣。但大家在现场聊得也都挺兴致勃勃。有趣的是抽到伴侣话题的那组全是单身人士,于是便各自打趣地将自己作为反面教材,虽然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但别犯跟自己同样的错误。而肩负着解决“无聊”任务的小组也讨论出了很多方法,除了鼓励多社交多运动之外,还并推荐了很多南宁不错的活动,比如“草地音乐会”、瓦舍青旅、泰国文化语言中心的活动等等。

3

在最后,每个参与者用一个关键词总结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或是规划,并用一分钟阐述出来。“自由”“平衡”“可能性”等等这样的词最常被提及,是的,小城的代名词也许是安逸,但对自我发展的追求,与地点无关,有时也许反而因为被客观地限制而更为强烈。在这次的活动参与者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开放、热情、不安分的特质,这样的特质让我们都努力地去摆脱目前的孤岛状态,相信不仅是在这次meetup上相遇,以后也会有更多的见面甚至合作的契机。我期待我们能自然地凝聚成一股本土的青年力量,改变自己,也慢慢地改变着这个我们最爱的城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