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嘉程

 

青年力量,作为社会一直独特的力量在社会事物中扮演着不可或缺得角色。这一次CAPE深圳组织的香港x深圳的青年们关于大陆香港青年力量的探讨,希望能够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经历和智慧形成一个深港甚至陆港地区青年组织的大致蓝图。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分析探索出现今青年力量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案。

 

Part 1:自我介绍

四点二十五分左右,参与者们就陆陆续续到场了。看到很多在微博上交流过的面孔,很亲切也很神奇。星期天的安联大厦26楼没有空调,一进门便感受到了闷热的暑气,这也不由得让我为这次活动捏一把汗,毕竟参与者多达三十人,而在这个四处都不透风的地方没有风扇和空调,我很担心参与者能不能够耐得住这样的暑热气氛,又或是能够在这样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下能够正常思考,发挥出自己的正常分析水平。但看着大家兴致高昂的面庞,我又放下心来,我应该相信来参加活动的肯定都是有想法和行动力的热血青年。

 

开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联系迟到的参与者们,还有被困在楼梯间的ZY和Carrie,以及解救在门口被保安大叔拦住的希佳,几趟跑下来已是汗流浃背。看到场内主持人熊仔正在富有激情地组织大家一一进行自我介绍,很遗憾,一大半童鞋的自我介绍我都没有听到。不过通过昨天的问卷也了解到这次到场的有很多媒体朋友,还有来自腾讯、广电、自由撰稿人以及自己创业的朋友,当然还有来自港大,港科大,岭南大学,澳门大学等一些高校的同学们。更可贵的是,每一个人的经历都那么独特,有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创办TEDx福田团队的大部分核心成员,还有在满天星和其他公益组织做兼职或实习的志愿者,还有来自香港的关注公益的设计师等等。这一切都让我对接下来的两小时充满了期待。

自我介绍,熊仔便开始组织CAPE深圳得保留项目破冰bonding,每位接到小芳贡献的兔子娃娃之后都必须在三秒之内把娃娃抛给另一个人并且叫出另一位参与者的名字,不能马上叫出的童鞋就必须接受最后的终极惩罚。Bonding之后气氛活跃了很多,刚开始还略有点紧张生疏的气氛瞬间因被惩罚者的“钢管舞”和世超&熊仔的可爱卖萌照一扫而光。

Part 2:嘉宾分享

这次Meetup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深港两地的青年组织负责人,香港的代表团队有港漂种子的创始人小兔和成员之一梁潇,深圳方面请到了TEDx福田的创始人奶茶和创业深圳的创始人ZY和Carrie。第二部分接班的主持人是CAPE香港团队的Ty。

 

第一位分享的是港漂种子的小兔和梁潇,他们分享了港漂种子的发起动机和资讯来源。小兔分享说很多大陆的童鞋们初到香港时,会因为语言问题和抱团心理,感觉融入不到local的圈子里,但是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资源非常之多,只是如果不能好好利用的话,那么这些资源就只能白白浪费。所以港漂种子就应运而生,他们致力于分享资源,让更多港漂同伴们能够抓住机遇,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这次和CAPE联合举办的大陆之行也是为了集结大陆的力量,为香港的同学们提供更好的资讯平台。梁潇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在宅男经历之后痛下决心,加入学生会,并且勇敢地融入local得圈子之后的一些体验。和我一样同样来自南洋理工大学得ZY志远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很多港漂同学融入不了香港圈子的问题。梁潇童鞋回答说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说语言,又比如说大陆的学生到达香港时通常已经过了orientation的阶段,所以时间上可能有点吃亏,但其实答案更多的是自身的选择,很多大陆同学更多关注的成绩要拔尖,所以在大学最初一段时间有成为宅男、宅女的倾向。这点在新加坡学习得我也深有体会,如果自己不主动走出宿舍的大门,那么你就把自己困住了,也会丧失很多融入当地同学圈子的机会。很多事情是要自己争取,而不是环境所迫。

第二位分享的是TEDx福田的奶茶同学,之前深圳CAPE Talk采访过奶茶,对奶茶言语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早就有所领教。这次看到奶茶,还是那么干练清爽,让刚来的记者朋友都问她是不是还在上学。这次分享,奶茶主要围绕达到“有意思,不无聊”的生活为目标,细说了TEDx福田创办最初愿景和今后的计划。印象深刻的是奶茶所说的关于宽门和窄门的典故,圣经里说通向地狱的门是宽的,而通向永生的门是窄的,所以很多时候看似困难的现状可能代表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而看似畅通无阻的通途大道可能埋伏着陷阱或灾难。还是印证了中国得那句老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奶茶给自己的形容词是“折腾”,这一点不假。从上学到现在,奶茶给我的印象是一直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前行者。她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想要做公益,但又深刻明白必须先有面包,才能谈理想。对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关系,我们更多需要的是执行能力,因为没有执行力便等于纸上谈兵的空话,没有任何价值。总是能够在奶茶身上得到行动的力量,我相信这份能量在场的各位参与者也一定感受到了。

第三位分享的嘉宾是来自创业深圳的ZY和Carrie,作为互联网创业出身的ZY,感叹说自己的这个行业70%都是男生,所以这次meetup看到这么多女生心情非常激动。深圳的互联网创业和香港的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过去一年的聚会和分享,ZY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因为互联网创业的圈子特别窄,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接触这一群人便可,而ZY则认为互联网创业人士就是应该接触各方面的人群,以求得到多方的帮助。Carrie分享了他们创业的初衷是想解决创业者的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有了一个idea便期望能够得到一千万的投资,急于求成而不考虑idea实际的投资回报率,另一种极端则是在地下室力埋头苦干,希望干出一番成就之后再来集资。这两种方式都是见效慢或者不太实际的,所以创业深圳希望建立一个网络,让创业者和投资人能够对口起来。

 

Part 3:小组讨论****

 

分享嘉宾的精彩演说把大家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熊仔按照职业把参加者分成了四组,讨论内容是提前预备的三个问题。

Q1. 推荐你了解的两地青年里来那个和青年组织形式案例。

Q2. 对已提出得青年力量进行分类。

Q3. 细化每个分类所需资源与遇到得问题,并讨论出结局方法。

 

接下来的讨论大家分别在四个不同区域形态各异地讨论着。譬如第一组的童鞋就是站着讨论的,我和小兔还有奶茶都在这一组,实践证明站着讨论效率可以保证,可以让我们在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内部地区获得高处的一点剩余氧气,所以在其他组还在要求额外五分钟讨论时间的时候,我们组已经讨论完毕(^ ^)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以不同姿态坐在软垫上,讨论得似乎很欢乐,第四组则是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制的小凳子上,成员都是一副讨论国家机密的严肃表情。十五分钟的讨论时间对于得出较深刻的成果是肯定不够的,但是讨论过程中大家的踊跃发言让小组讨论的成果异常丰富。所以,下面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吧:

第一组得童鞋们把青年组织分成了五种形式:

  1. Co-working/孵化器类。代表案例就有香港的Good Lab,车库咖啡,Kickstarter,点名时间和黑苹果等公益组织的孵化扶持机构;
  2. NGO for NGO。这类组织就包括Na+,深圳本地的方脑壳和公益咨询组织iJoin。
  3. 思想交流平台。港漂种子,TED Talk,MaD,连客,港科大 Y-Talk等都可以归到这个类型之下。
  4. 知识型义工。典型例子就是Netmission。
  5. 实践型:智行基金、满天星、柒、CYCAN。

 

对于青年组织遇到的困难问题,他们也探讨了自己的想法:

  1. 场地和宣传是第一类青年组织面对的普遍问题,而且硬件和软件的需求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高要求,也是这些组织运营的难点。
  2. 对于第二类组织,他们需要的专业知识比较多,而且资源统筹方面也需要慢慢积累。
  3. 第三类思想交流平台的分享内容是关键和口碑的保证,另外,资金问题也是一块硬伤。
  4. 第四类组织需要大量training来达到“知识型”的要求,所以专业的培训机构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感兴趣的人群是这类组织积累人气的基础,要有人参加才能够真正发挥这类组织的作用和优势。
  5. 第五类组织又名“纯NGO”,对于他们而言资金=造血能力。另外,宣传和专业性也十分重要,对于支教类的实践而言,人员流动以及持续性是一个大问题,短期支教效果并不明显,所以现在需要的是持续长期的资助,并且不能为了支教而支教,一定要了解当地孩子们需求之后再对症下药地安排支教人员。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对于这五类青年力量来说,有两个问题是共通的,那就是财力问题和让青年人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带动作用。现如今青年关注买房买车的太多,关注社会问题的太少,所以青年组织是使命便是要让更多的青年人醒悟起来,关注社会问题并身体力行地找到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组觉得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不仅能够解决财力问题,也能够让组织之间互相支持,互相激励,提供正能量。另一方面,青年组织要激发全社会的青年开始思考社会问题的新出路。

第二组的童鞋们推举了卖萌的世超童鞋发言,这一组同学的分类方式又是不同的视角,他们按照组织关注的不同主题来分类。广义上把青年组织分成了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两大类,狭义上又按照“文化旅游,教育,商业,求职”来分成了四大类。这一组同学讨论得有些随性,比如说他们并没有每一组都列出一些典型的例子,但是他们的很多观点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教育方面的组织,主要例子有暖春,这个组织活动形式有书物的捐赠,和跳蚤市场等。

他们认为通常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是指大家接受教育,但是这种接受型的教育应该转换成付出型教育,这样的换位或许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商业方面,主要例子就是各类社会企业,这类型组织用企业模式来经营一家公司而盈利所得资金则用于公益方面的诉求,比如说HK Honey就是典型的社企,它们用天台养蜂等形成社会循环,自己养活自己,并且用余下来得盈利所得贡献社会。这类组织的主要问题就是Social和推广问题,以及如何发展自身影响力。比如说贫穷地区组织妇女做工,这样授人以鱼的方式能够让妇女自身Survive的同时达到对社会创造价值的目的。文化旅游方面第二组认为旅游形式的组织能够达到积累文化底蕴的效果。在香港,有很多组织例如Secret Tour,F.O.F联盟,曙光计划等都是这类组织的典范。


第三组的发言人是James和童话,他们把青年组织主要分成了义工组织,思想交流类组织,coach培训类组织,游学组织以及环保类组织。义工类组织主要包括台湾的职工和大陆香港的义工联等,这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思想交流类也包括像TED,CAPE 一样的青年交流平台。Coach培训类组织则有像Y-Talk这样进行Public Speaking培训的组织,还有游学型得ICE互文教社,和环保类的上海著名V-root等。这些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 财力问题;2. 专业度问题;3. 推广宣传;4. 内部管理;5. 社会民众意识;6. 人脉积累问题等。解决措施也多种多样,比如说义工组合可以从体验导入义工服务的行为方式让参与者了解义工真正所做得事情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专业度问题。James则提出培养学生Speaker的想法,让学生去感染动员学生,gap较小,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另外,青年组织的服务对象绝不仅仅是青年人,而是社会上的普罗大众,而资源的整合利用也是建立人脉的有效途径。

第四组发言的是辣椒和ZY,首先他们从资源的来源方面分类把青年组织分成了学生类,社会类和政府类三大类。学生类的组织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和兴趣联盟以及像AIESEC这样学生创办的组织。社会类组织主要包括青年志,校友会同乡会,Toastmaster,JA,CAPE,知识型义工这样和商业和企业挂钩的组织。政府类则是那些不差钱的有政府背景的组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止桥这样的跨校联盟。

对于后面两个问题,第四组的童鞋们创造性地把创业深圳作为一个案例来具体分析这个青年组织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随后ZY分享了自己在创办SZstartups时所面临的困境:1. 资金不足;2. 人力资源不够3. 场地也是一个问题;4. 嘉宾的寻找;5. 宣传推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也提出了1. 寻找合作机构;2. 商业赞助;3. 自创基金等一些措施。其中对于场地问题,创业深圳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资源互换,让自己目标用户提供场地,这样互赢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Part 4:Social Time&大合照****

 

大家分享完之后显得格外兴奋,因为时间有些紧迫,所以social时间相对较少,但是大家还是三五成群地聊得很欢。这次的参与者有的是来寻找创业idea的,有的是来寻找投资项目的,还有些童鞋是有了做一个教育类App的想法,到这里来寻找一些帮助扶持的。真心希望这些朋友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找到自己想要得资讯或者人脉,或者能够给大家带来些正能量,都是我们活动成功的标志。大家的需求就是我们想要满足的目标。

Part 5:调查问卷总结****

 

  1. 请问您希望CAPE Meetup今后以什么样的频率展开活动?


2. 请问您对什么方面的Meetup主题比较感兴趣,希望CAPE深圳今后以什么样的主题开展活动?


3. 您比较偏好什么样的活动形式?


4. 请问您对这次活动整体效果打分情况如何?

 

  1. 请问您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了解到这次活动?

(微信平台确实是大家获取信息得主要渠道啊!)

 

再次特别鸣谢提供场地得Regus雷格斯和TEDx深南大道的创始人Samuel对这次Meetup的大力支持。针对以上问卷所体现的问题,CAPE深圳也会做出相应的整改,期待在未来给深圳的青年们呈现出更多别出心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