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丹

似乎每次Meetup来到武汉都会下雨,而这次11月22号的聚会有恰逢感恩节,所以意义略显特殊。很感谢每一次冒雨来参加分享的朋友们。

 

这次的Meetup是由来自杭州的李双双同学发起,她想了解武汉本地的NGO和青年空间的发展和生存情况,同时也向我们带来了杭州的新信息。

 

关于双双,她曾经出国交换一年,相对于同级高中生甚至同年青年,做事情都更显主动性,她关注性别平等,强调女性权利和自由,并且和朋友一起申请TED牌照,利用TED的平台和影响力更大范围的向公众进行性别平等的知识普及,用她小小的力量带给发生更加公平的声音。

 

这次Meetup总体上讨论了三个核心话题:

1.       NGO和青年空间

2.       社会企业

3.       分享的价值在哪里

 

1.关于NGO

来自《长江商报》的刘雯讲了一下她关于武汉NGO的发现情况,她认为,武汉的NGO尽管一直发展不错但总体上依旧跟京、沪、广、云南等地存在差距,而其中,政*府*监督力度、NGO知识普及度以及社会公众对NGO组织的关注度等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

 

并且,现在大多NGO挂靠政*府部门,资金来源大多依靠资助,并且武汉许多由大学生、全职人员运营的NGO组织在选择关注角度、运营模式上都带有一点局限性和传统型,如果创新NGO发展模式和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盈利模式来支持NGO组织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她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百度百科)

 

活动结束后刘雯姐分享了《长江商报》这一期关于NGO组织的故事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zb/20121123/c34.html

这是长江商报NGO专题的网上阅读地址。C34 C35 C36 一共三个版。

我很庆幸昨天来参加了CAPE的这次分享,认识了你们所有人,并且希望以后会有定期的活动,保持消息畅通。

另外我昨天曾跟李喆、王冠萍提到了立人豆瓣小站上的一篇文章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NGO合适吗?》http://site.douban.com/106986/widget/notes/87855/note/248418717/

 

武汉的青年空间似乎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低调是好,可是也让各位武汉的Changemakers少了条途径了解本地青年社区的机会。

 

2.社会企业

最近,“社会企业”一次频频出现,似乎任何一点跟公益沾边的组织或者企业都自许为社会企业。但什么是社会企业?中国是否出现了真正的社会企业?对于这个问题,双双认为,“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是模棱两可的,在美国,并没有社会企业这个概念。在美国,有专门的机构根据一定标准来认定NGO的标准。而她也认识,中国现在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

 

3.关于分享的价值

分享,也是最近时尚词汇之一。从TEDx,黄油青年会议,到万有青年烩,再到CAPE Meetup,以分享和互动为核心的形式在各大城市迅猛袭来。然后分享之后呢?

 

在讨论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分享会的价值更多的停留在了分享的层面上,而没有进一步挖掘。可以做个大胆的假设,大部分人在分享时醍醐灌顶,但活动结束之后仍没有在实际生活中作出太大的改变,进而无法将有价值的思想落实在实际去,不失为一种遗憾。

 

知道到懂得,是一道坎。懂得到做到,又是一道坎。

 

有人抱怨没资源,有人遗憾找不到人。其实真正要要做的事情,是找不到任何借口的。

 

只要去行动,即使摔跤绊倒,也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