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2I

姑姑,最近都好吧?

 

很抱歉回来这么久才给您写信,一方面是刚回来积压下一些事情需要处理,一方面是印度回来后,需要处理的信息也纷纷扰扰中没有完全了结。

 

能去印度,之前是根本就没有想过,即使在出发前的准备中也是时时担心会被什么问题卡住而走不了,既有去印度本身需要克服的问题,也有单位请假,家里事情安排的问题,而对于在途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也是全然未知。

 

但一切还好,所有出行的问题都解决了,并且整个过程中没有误过/坐错车,没有迷了路,没有太饿着也没有太渴着,没有丢了钱也没有碰到贼,反正算顺利的出去顺利的回来了。当然这全靠同伴的帮助,否则我一个人的话定然是寸步难行。

 

也许这次出行对我有的一个意义就是走出了中国,见到了中国以外世界的一角。好几次在机场、在飞机上,看着形形色色穿行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总使我觉得:“噢,世界是真的很大,我们之外的世界真的是很丰富。”这对于每天都庸庸碌碌的活着,似乎早已经失去了对世界一种期盼的我来说,无论如何总是一种过去生存经验与世界的相遇,但回想起来,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内心都还算是在坦然的面对,或许,这原本就该是平常之事,只是我们自己禁锢太久太深。

 

在印度总的感觉也说不上什么,反正就是中国这片土地之外的另外一片土地,就像是走到了一个我们没有去过的村庄,里面会有道路有房屋,并且住人的地方都挤得满满的,不住人的地方又长草种地而很空旷。

 

印度人长得比中国人黑,从不太黑到很黑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但大部分都还算友善,比较热情的陌生人应该算买卖人,他们会主动打招呼,让我们看他们的东西,当然这一点其实和中国没有两样。

一个小火车站,第一棵树左边是可以饮用的水

没有去过高级的地方,没有看到太有钱的人,我们见到的普通人居多,但印度的穷人应该是比中国多,他们看上去物质状态不是很好,经常能看见衣着破烂的乞丐,老人、妇女、儿童在都有。

一个卖各种东西的市场

 

印度很多地方看上去比中国要落后,比如他们的一些城市甚至是大城市看上去都很旧,很多的街道和建筑物都是已经保留了很多年的,市政的公共设施很多也很陈旧,印象深刻的有到处可见的旧公共车、旧火车、旧邮筒;我们去过的一所学校还是在过去城堡的皇宫中上课,我们去的那天他们正在考试;在班加罗尔曾经走过一条又宽又长的街道,里面挤满了各式各样买杂七杂八东西的买卖的人,大部分人看上去都很脏,街道也不平坦,到处有黑色的积水。

印度首都德里的大广场等于是北京的天安门

 

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印度又建设/维持的很好,比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还有,各大小城市、农村、火车行进中的广阔土地两边都能看到很多很粗的树,这在中国大概是早被砍光了。另外鸟和小动物在城市中也到处可见。

 

总体感觉印度是一个精神富有,但对物质不太在意,也因此与生态又相处很好的国家。再想想中国,政府引以为荣的高速增长,又有哪一样不是以对生态、对环境、对生命的破坏来交换的呢,除了中饱私囊的获利者,又有哪一个人会理解这样的发展方式呢?

 

但也听到印度一些人担心自己的国家会向中国一样,以对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增长,真是希望这些观念能获得普遍的认同,天佑印度,希望印度能继续健康而平稳的发展下去。

 

 

回想起来,在印度也遇到过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算是对这个国度的一个注释。****

 

一次晚上在德里坐地铁,我们上了一节车厢,也注意到车厢上有女人的头像标识,猜测应该是女士车厢,也确实这节车厢女士较多,但也有一些男人在里面,就没有太在意。上下车时,有时会有空坐位,会有一些男人快步走过去坐下,也不知道是这些情节被监视器看到了,还是有女士用短信或什么方式举报了(也听到有的女士谴责这样的行为),反正后来到一个站后,上来三个制服颜色不同但都全副武装的军人(不像是警察),肩上背的枪,手里拿着棍子,脚穿的都是黑色长靴子,上来先四周看了一眼,然后就把男人们往另外一节车厢赶,男人们都稀稀拉拉的站到两节车厢的过道附近后,军人觉得还不够,走过去用棍子顶着男人们全都退到过道里面。男人们贴身挤着,会看着女士们都未坐满的车厢,互相间无奈的憨笑一下。当然,女士们也会笑,只是笑的更舒心。

 

维持好秩序,到下一站后,三个军人就下去了,但男人们仍然老老实实地的挤在一起(至少到我们下车前),而更有趣的还在后面。

 

到一下个地铁停车站后,上到这节车厢的仍然有男士,有些男士上来后会匆匆忙忙的找个座位坐下,但坐稳后,四周一看,会发现形势有点不对,然后就是连连道歉着,并飞速离开,也挤到过道这边,这下,过道口的男人们也会会心的笑了。

 

这一幕我印象很深,并对这样的现象多少也总结了一下:1.公共领域要有规则;2.当规则受到破坏时要有有效的维护机制。

 

后来也注意到,在印度城市中的公共汽车前面的座位也都是留给女士的,这和中国多少一有点不同,中国公共车前面是留给妇女和老病残的(中国更先进?) ;但是在印度一些小的城镇,比如乡间的公共车或长途车,好像就没有这种对女士的优待都是混坐在一起的。

 

这件事情也使我强化了一点认识,即:军人/警察应该是社会中公共秩序的维护者。

最左边的女士就是送我们食物的家庭的母亲
还有,在班加罗尔的一个公园,那天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我们是坐很长时间公共车后逛到这个公园的,公园很大,也是开放的,少转一会后,我们就在一块大石头前坐下,旁边的平地上有印度一大家人,有位老奶奶,还有对印度夫妻,他们带着有5、6个小孩,印度虽然不搞计划生育,但感觉也不像全是他们的孩子,猜测也许是邻居或亲戚的。他们丈夫和妻子带着几个孩子打一种印度的棒球,据说这种球是印度的国球,类似我们中国的乒乓球。那位老奶奶和另外几个孩子在一块大布上坐着,他们带了很多吃的,老奶奶在那里张罗吃的东西。

 

我们也就一边歇着,一边偶尔看看他们打球。一会后,有个小女孩走过来,带的一些吃的请我们吃,我们不好意思要,也看见那位老奶奶看着我们,好像是在示意我们收下,我们也就收下了,小女孩回去,我们不好意思的吃着,吃完了,坐了会,想起我们还有带的一些水果和蔬菜(好像是黄瓜),就拿过去给他们也送了一些。

 

又过了一会,那对年轻夫妻不打球了,回到他们吃饭的地盘,然后,应该是知道刚才互送食物的事情,他们夫妻俩又带了一些吃的拿过来,还有三、四个小孩也随着过来,印度丈夫看上去爽朗而俊气,妻子则是带着美丽而和气的笑容,推让着,我们还是收下了吃的,简单聊几句后,他们也回去吃东西了。我们就又一次心怀感激的吃着印度家庭的食物。后来我们还看见那位老奶奶起身把一些食物放在了靠近林子的石头上,应该是喂小鸟小动物的,果然,不一会,就有松鼠在石头上吃开了。

 

少等一会后,不想再打搅他们,我们就静静的走开了,当然,是带着浓浓的对人性友善的感念。

 

据说,在某个进入印度的边界线上,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欢迎来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这至少表明印度人还是对自己的民主制度挺自豪的,在去印度之前也在书上看到过,说印度的电视业也非常发达,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办电视台,电视的节目也很开放,可以谈论任何政治话题,社会问题。当然印度人比中国人更保守与传统一些,如果有涉及色情的内容会立即被举报,法院会做裁决的。而电视台之间为了竞争,也会把节目搞的五花八门,据说有些讨论社会问题的节目,会根据讨论的需要,不断的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辩的不亦说乎,听的聚精会神,并经常能引发对 一些社会问题的共识。可惜我们在印度每天跑的都是筋疲力尽,在有电视的地方几乎也都没有怎么看,当然听不懂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在街头还是看见过一些与他们政治有关的情景,有一次晚上出来吃饭,在一条挺热闹的街上,街边停着一辆大车,后面车厢的挡板都放下来,在靠近驾驶室一端的后车厢摆着三、四排椅子,坐满了人;车尾的一端空着,上面站着一个人,向车尾后的人讲话;在车尾后面整整齐齐摆放着有十几排椅子,也满满坐着有百十号人,旁边还站了不少人,他们是在听台上人的讲话,也不知道在讲什么,不过这种社会活动想来应该是与社会或政治问题有关系。

小镇寺庙旁边,三个人在台上讲话

这是我们见到最豪华的一次,还有一次,是在白天,在一个小镇的寺庙旁边,有一大群人站着,围着三个站在高处的人听他们讲话;还有一次,算见到规模最小的,只是一个老头拿着扩音器,坐在一个三轮上,一边走,一边在闹市讲话。我们是远远就听见了,以为会是一对人马,等他走近一看,发现是只有一个人,不禁感觉好笑。还有就是在印度大大小小的城市街头都能看见,应该是与选举或政党有关的广告牌,上面印着一些人。总的感觉,无论如何这些都比中国的政治情景更生动一些,当然,听到过说中国农村的政治选举是更混乱而浑浊的。

 

虽说这是一片与中国连接在一起的土地,但毕竟跨越了很长的距离,并且两国又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各自生存,在文化背景、生活细节、思想和行为方式、甚至身体语言(印度人会用快速的短摇头表示赞同)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也因此几乎在印度的每一天每一时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物,感受着不同的氛围。所以回想起来,值得细细体味的情节真是太多了:

参加班加罗尔的城市漫步活动

我们坐在茶厂老板办公桌对面和他说话

这里是在菩提伽耶,这棵树叫菩提树,2500年前,释迦摩尼是在这棵树下觉悟的,觉悟也就是成佛。

 

曾在一个印度和国际上都很著名的建筑师家以及他的别墅各住一晚上,并和他聊了很多;到2500年前释迦牟尼觉悟成佛的地方(也就是我给您发短信的地方)静坐很久;遇见了一个独逛世界的中国女孩(她这趟行程是用大半年的时间旅行印度、欧洲、非洲),并同行了一天多;参加了班加罗尔漫步和德里漫步(http://www.salaambaalaktrust.com);在一个茶场的茶农家住了两天,并在茶场主的办公室见到了茶场主,看了茶场主和他父亲、爷爷三代人珍藏的一些物品,看了茶场主喂的一只像树叶一样的宝贝虫子;逛了各式各样的寺庙,看到一个在国内倍受贬评的人的头像挂在多处寺庙中;有过紧张的坐火车经历,也曾和另外三个人(包括一名很瘦的司机)挤在一辆吉普车的前排,坐了很长时间。

 

但是,先写这么多吧。

 

现在感觉,这次经历,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过去式,如果说还留下什么的话,也许仅能算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个小小注释,但我想象着,在印度的一些经历也许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同的启示。

 

最后,

祝姑姑身体安康,

祝哥哥、嫂子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