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留学体会

——我们该如何看待外部世界

文/高骏

鏂噷鍏板崱娴锋哗

2008年的9月,作为四年一届的僧伽罗语专业学生,终于等来去对象国交换学习的机会,那时候想象中的“红茶之国”、“印度洋上的宝石”正处在将近30年内战的最后阶段:政府军在斯里兰卡岛北边战场上在艰难地收复失地,在东边被躲在丛林里的反政府武装缠住打游击,身后首都还不时遭到自杀袭击和空袭。联合国调查报告显示大约有4万人在那场战斗中丧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死在北部的冲突地区,也有很多平民丧生于首都的各类爆炸事件中。在我们出发前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战场上尸横遍野的场景和爆炸后的公交车残骸,外国媒体的纪录片更是将炮击地区录制的视频直接放了上去,一秒钟前还在逃亡的人群一秒钟后就永远地躺在地上。透过媒体看到的斯里兰卡,全国都弥漫着战争气氛,人们似乎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死亡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飞机落地之后看到的是一副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模样,破烂的道路和路边几乎没有超过三层的楼房,路边持枪的警卫眼神里总透着怀疑,偶尔还会遇到封路或者检查点,人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放行,以确保没有恐怖分子混入首都,可是,生活是平静的。清早上学时候站在校门口能看到赶公交来上学的学生,许多人挤不上车就干脆扒着车窗“挂”了一路来上学,路边卖鹰嘴豆和芒果条的小贩在大声叫卖忙忙碌碌,商店、集市、车站也热闹如常,似乎没有人因为正在进行的战争而对生活方式有任何改变。而我呢,上飞机之前专门带了两大瓶沐浴液和两大包方便面,准备在宿舍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打持久战,当发现超市里的东西应有尽有的时候,我意识到眼前的这幅景象和想象中的相差太远,需要重新调整生活的规划了。所以,战争不是每个人的战争。那些关于“生与死”的消息是最吸引眼球的,经过媒体放大后造成的印象好似雾里看花,与真实的情况其实相差甚远。

璺竟鎸佹灙璀﹀崼

“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使馆专门派工作人员来介绍情况,细数了过去大半年首都遭过的自杀袭击和空袭。恐怖分子是十分危险的,他们会在包里放上炸弹去炸公交车,会在身上绑上炸弹跑去高官出没的地方,会扛着冲锋枪去闹市和体育场“突突”无辜的平民,他们会开着小飞机去炸电站、炸工厂、炸机场、炸学校……总之,在家躲着也没那么安全,出去乱跑基本就离死不远。这些要命的宣传再配合遍地扛枪的警察,真的让你感到战争好想就在身边,老华侨的谆谆告诫不要乱跑乱说话,还有同去的老师不断叮咛,简直让我愈发觉得生活是如此水深火热。于是偶尔出门会尽可能坐三轮摩托车,尽管这样要花掉比坐公交多出几倍的价钱,还要快去快回决不在路上耽搁。

然而和当地同学一起出门,他们可不会花钱坐三轮摩托,被他们带着一起挤公交,还要四下打量身边有没有带包的乘客,再看看他包里像不像是装着炸弹的样子,尽量挑离车门近的座位,反正兰卡的公交车不关车门,真有什么事情也为跳车图个方便。兰卡公交车司机身后的作为是僧侣专座,从细节上体现着这个佛教国家的与众不同,当然法师们可不像我坐得这么忐忑。从偶尔的尝试,到慢慢把坐公交当成习惯还熟悉了线路,心态也逐渐适应了把每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生活的范围逐渐大了起来。随着车去了首都商业区,那里是全岛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地方,人们衣服鲜亮,太过入时的打扮似乎和这个传统的国家很不搭调;也跑去海边赶着看夕阳,不能在公共场所举止太亲密的小情侣们会到这里撑起一把小伞,仿佛巨大的“请勿打扰”标志,为他们留出一片私密的世界;寺庙里人们祭拜一如往常,一袭纯白的善男信女们会捧着经书在菩提树下读一整天,面色平和若有所思,仿佛佛祖的教诲可以让他们忘却时间的流逝;学校里嬉闹的孩子们脸上更看不到战争的痕迹,南亚人特有的大眼睛长睫毛配上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让你感到尽管外面战火纷飞,这个国家的未来仍然成长在纯净的乐土上。我们常说“眼见为实”,许多人以为去到当地就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三五天的考察就算了解当地情况,不够深入的观察往往一叶障目,离真实的状况可能相去更远。

灏忓杩愬姩浼氬叆鍦哄紡

除了有关战争的传言之外,要在斯里兰卡生活需要接受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南亚人出了名的没有时间观念。刚刚入学需要办好多手续和证件,前后拖延了将近一个月,在国内分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在那里要花的时间可能超出你的想象。还有更离谱的,我们按着安排好的上课时间赶去教室生怕迟到,结果老师还没来,后来发现老师迟到还算给面子,进入雨季之后老师常常干脆不见了;再比如说好的下午四点足球队训练,四点钟操场上自然是连个鬼影都没有;和当地人约好的郊游、聊天等等不论什么事情,总之半小时之内如果人家出现,你简直可以感谢佛祖了。我们曾经聚在一起讨论过原因,有天气致人懒惰一说,天气热人就不爱动嘛;有生产要素猜想,所谓热带农业社会太容易出粮食人就不会太勤奋,不像我大中华文明总有紧迫感;还有宗教意识流,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家,而佛教是相信轮回的,所以他们一定认为这辈子因为太慢而没做完的事情可以下辈子继续做。

其实怎样的猜测都没有意义。这种对生活习惯的批判态度其实来自于我们自身对于跨文化生活适应能力的不足,离开我们习惯的环境,面对那些不能适应而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需要为此找一个借口而已。相反的,当你发现“慢”在一个区域内成为共性,在当地人眼里,那些汲汲于几时几分的家伙反倒显得奇怪,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更不需要承受“现代化”语境的教条。在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心态下,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让自己慢慢习惯这种节奏,而习惯之后发现其实也蛮有乐趣的。拉宽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包容度,生活其实美好很多,约定见面有人来晚了也一样笑脸相迎若无其事,留着更多的精力用来享用一起相处的时光,好一些消耗在无用的抱怨上。抛开理解而谈文化差异是件很浅薄的事情,对于陌生的地方,都会经历雾里看花的扭曲认识、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差异带来挫败和抵触情绪,最后才能适应和享受。

large_GGmZ_2h198120

跨文化的适应性是需要不断锤炼的能力,只有在一个新地方待久了之后才会慢慢懂得适应和融入,眼光从最初聚焦在种种“不同”转而乐于观察自己和当地人之间同质化的细节,这种“同理心”的建立是走出去的关键,不光人要走出去,心也要从充满舒适感的小圈圈里走出去。直到有一天,我们这一代“走出去”大潮中的实践者们能够在世界的任意角落坦然地展示自我,能够关注、理解并适应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相处,这个国家才真可称得上崛起。

 

编辑:邱不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