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e2013年度总结

撰文/胡姣

CAPE社区一直坚信 “分享传递价值,行动创造未来“,秉承着这样的理念,2012年6月我们举行了第一场线下CAPE Meetup,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品牌和框架,遵循Meetup with Purpose的聚会理念,帮助青年人快速地在一个城市召集和组织一场主题式聚会和沙龙。通过主题聚会的方式,结交关注该话题的朋友,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经历,从而相互启发,推动跨界合作与行动创造。

2013年,CAPE Meetup这种形式成为多地青年召集主题聚会的选择,发起的活动主题多元而有趣,地域上从一二线城市覆盖到三四线城市,形式上从交流拓展到行动创造……过程中,CAPE Meetup项目组感受到各地发青年热忱的心和巨大的行动力,观察到大家在探索个人主体性和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孤单,更坚定了将CAPE Meetup作为一种青年群体跨界写作和抱团取暖的平台,鼓励大家在平等、互动、联结的理念下,交流协作,探索我们共同的未来。2013年,我们强调个体通过CAPE Meetup创变,同时,我们的团队和项目也在创变,在品牌开放、流程支持、顾问沟通、效果评估上我们以不断调整,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青年伙伴。

2013年,CAPE Meetup项目的整体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受众是谁?有哪些实践的案例?项目未来将怎样发展?这些问题将在我们的年度报告中一一揭晓。

 

 (一)2013年CAPE Meetup项目的总体情况

先来回顾一下2013年CAPE Meetup项目的情况。

2013年,在全球31个城市一共举办了102场主题CAPE Meetup,其中西安举办活动次数最多,共11次。保守估计,参加者人数累计超过2000人,活动发起人超过200人。

 

 1、活动数量与举办地点

在31个举办城市中,有纽约、新加坡等8个海外城市,国内城市占27个,包含北上广深和14个二三线省会城市和沿海区域城市,还包括汕头、河源等青年文化相对贫乏的3个地级城市。

海外城市(8个):新加坡、波士顿、旧金山、芝加哥、伦敦、剑桥、纽约、休斯顿共8个;

中国内地及港台(24个):

4个一线城市:广州、北京、深圳、上海;

14个二三线省会城市和沿海区域城市:包括无锡、西安、厦门、青岛、南京、杭州、郑州、成都、珠海、苏州、宁波、太原、南宁、扬州;

其他:广东河源、浙江舟山、汕头(及汕头澄海)等;

另外,还包括香港和台湾。

 

2、主题

2013年,CAPE Meetup的主题更加多元和细分,“青年”相关的主题是重点,除了以往关注的泛公益类话题,教育、文化、心理、工作和生活方式等话题也成为主题探讨的领域。下面,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每个大话题类别下的细分主题。

泛公益类:社会创新、公益咨询、changemaker、改变世界的力量、社会企业;

青年类:青年跨地区合作、青年文化、青年空间、青年行动与青年发展、非一线城市青年、青年力量、青年组织可持续发展、青年组织联结与合作、青年网络、青年创意、青年交流平台、返乡青年(回乡青年)

青年类主题的活动可以看出在当今时代青年探索自己主体性的力量,通过探索青年个体与青年社群的关系、青年社群与青年社群之间的关系、青年与空间的关系、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青年群体的关系,从而一同去探索青年共同的未来。

生活方式类:生活方式主要关注的是朝九晚六之余的生活方式,也探讨城市青年的夜生活方式。具体主题涉及摄影、读书分享会、咖啡馆与咖啡文化、品酒、旅行等,值得一提的是探讨旅行的主题很多元,包括发现城市之美、有目的的旅行、旅程中的人、远行、公益旅行(志愿旅行)等

教育类:开放学习、大学教育的意义、青少年创新教育、蹭课线下交流会;

工作类:创业、创客、分享经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

文化类:城市文化、夜晚城市探索本土文化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创想

心理类:想法与行动、拖延症、想要的未来、自我探索、第三重身份、年终回首展望

 

3、形式

2013年,CAPE Meetup经过多地实践的积累,在形式上更加的丰富,除了强调交流互动和行动创造的实践型Meetup,也摸索出以嘉宾深度分享为主的“CAPE 分享会”、强调体验过程的Meetup,如通过户体验挖掘城市之美的“CAPE Walk”和突破地域限制的线上分享会。

实践型Meetup:从实践行动出发,基于某个具体问题或者项目发起主题探讨,邀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嘉宾分享实践的经验、启发与目前遇到问题和挑战,号召下一步的行动。这是目前发展的最常见的一种CAPE Meetup形式。

分享型Meetup:邀请1至3个不等的分享者,围绕某个话题进行深度的主题分享,分享嘉宾一般为CAPE专栏作者,或者在某个领域有长期的观察实践/独到的见解,如蔡韵和孙一帆在2013年发起的“两个姑娘重走丝绸之路旅程分享会”。这类分享会以嘉宾为主导,呈现上以嘉宾分享内容和互动问答讨论的内容为主,参加者也可以参与分享和问答,参与者本身需要对分享话题有一定了解。

体验型Meetup:强调参加者的互动体验,场所可能是移动的、户外的,形式可以是城市探索,如最早在深圳发起的CAPE Walk,也可以是体验工作坊,如新加坡发起黑暗中的对话(DID)体验……

线上分享会:打破了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分享面向大社区,邀请同一个话题的各地观察者和实践者进行深入探讨。目前CAPE线上分享会有两种:一种是关于活动组织经验交流与分享,如4月6日的“如何发起和打造一场有价值的Meetup?“、5月23日组织的” 如何对一个活动主题进行持续挖掘:舟山创意青年聚会经验分享会“;另一种是与合作伙伴就某一主题进行跨地域的探讨分享,如与SEED合作在10月27日举办”那些我们遇见的Changemaker—社会创新路上预遇见的那些人和事“线上分享会。

 

(二)2013CAPE Meetup项目的受众分析

回顾完CAPE Meetup项目在2013年的发展情况,我们欣喜地感受到感受到各地青年对主题型聚会的极高热情,对志同道合交流与协作的青年圈子的渴望,也不得不惊叹于各地区青年抱团取暖后相互启发,行动创变的巨大行动力和影响力。

那么,作为CAPE Meetup项目设计和统筹方,在2013年CAPE Meetup项目发展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在设计项目、测试新模式、调整与运营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在思考哪些问题呢?

我们首先会问自己是关于CAPE Meetup的受众和利益相关方:

各地发起人为什么选择CAPE Meetup品牌发起活动?

哪些人来参与CAPE Meetup?他们为什么来CAPE Meetup?

CAPE Meetup的受众可以分成哪几类?他们各自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实现?

CAPE Meetup作为一种倡导跨界交流与协作的主题聚会形式,有哪些利益相关方?如何实现多赢?

保守地估计,以平均每场活动20人计算,2013年CAPE Meetup的参与人数累计超过2000人,通过对部分参加者数据进行分析所知:

 

1、受众描述

CAPE Meetup的参加人群可以这么描述:

年龄:15-35岁之间为主,最大参加者67岁,还曾有一家三口参加,小孩才一岁

身份:学生和白领为主,多新四年人群

行业:参加者涵盖各行各业,根据主题参加人群行业不同,以公益/社会创新、高校、IT、创业、媒体、教育、广告市场营销等行业人群为主

标签:折腾青年、互联网思维、多元、思维开阔、奇葩、自我探索、社群、国际化视野等

2、受众分类

根据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CAPE Meetup的受众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 发起人群体
  • CAPE Meetup深度参与者(核心参加者)
  • CAPE Meetup普通参加者
  • 听众或粉丝

对于项目组而言,CAPE Meetup发起人群体是我们开放框架和系统里面重要的节点,也是最起始的服务对象。CAPE Meetup深度参与者是完全认可CAPE理念且多次(大于等于两次)参与CAPE Meetup的参加者,他们积极介入CAPE Meetup的互动,通常有自己关注的一个或多个领域,正在从事某一方面的实践,充满想法且富有行动力。而普通的参与者是认可CAPE理念并参与过至少一次CAPE Meetup的人群,他们已经跨出行动的第一步,想要做出改变,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而听众或粉丝是还未参与过CAPE Meetup,但知道CAPE Meetup这一聚会形式的人群。

对于这四类受众,可以从下而上进行转换。

3、受众需求分析

对于每类受众,都用各自不同的诉求,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受众群体有强烈的交流与协作的需求。更细分的可概括为五类:

  • 求知需求,对话题感兴趣,希望了解和探索更多
  • 社交需求,希望拓展社交圈,结交有意思的人,更详细点,认识并加入志同道合的圈子
  • 技能需求,期望通过Meetup获取某方面实践经验,提升个人技能
  • 自我探索需求,期望通过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反思自我,发现更多可能性,做出正面改变
  • 协作需求,希望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动行动或实施某个计划

对CAPE Meetup这一年实践进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针对具体某一类受众,每个需求的比重会有所不同。目前来所,前三类需求较为显性和基础,在活动设置上也比较容易满足,最后两类需求是对项目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为青年个体搭建协作群体实践的平台,探索我们共同未来的探索。

4CAPE Meetup的利益相关方(关联方)

根据以往的实践,CAPE Meetup目前的关联方包括活动场地方、公益组织/孵化器/社会创新机构/基金会、政府/院校、商业机构和新闻媒体等。

 

(三)2013CAPE Meetup的项目整体设计

通过明确受众和利益相关方,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CAPE Meetup是个跨界交流与协作的平台,最终的落脚点是推动行动创变。

那么过去的一年,针对受众和关联方,我们在项目设计上做了哪些尝试?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

 

1、明确实践原则

 1)、Meetup with purpose

我们一直遵循Meetup with purpose的聚会理念,发起人从自身兴趣和实践出发,进行主题召集,吸引对主题有兴趣、有思考、有实践经验、有行动计划的青年参与到活动讨论中。

2)、平等、互动、联结的原则,每个参加者即是分享者

通过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我们鼓励每个参加者在有准备的基础上参与到主题的讨论中,通过流程的设置给参加者创造互动共享的氛围,鼓励点与点之间的联结。

3)、跨界平台,多元丰富且包容开放。

我们希望CAPE Meetup的参加者是多样化的,既有学生群体也有白领群体,既有公益组织也有商业公司、政府、基金会等不同行业,通过营造包容和开放的平台,鼓励新的观点和见解,尊重各方的表达诉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求合作。

4)、行动导向,每个参加者也是行动者

CAPE Meetup的项目落脚点是推动行动创变,即“Call to action”。一方面,我们强调发起人需要对话题有较多的思考与行动,另一方面,也希望设置行动号召环节,推动行动创造。

 

2制定开放的活动品牌和框架,提供活动工具包,使发起人成本最小化

①、设计并开放活动品牌

在过去一年多的项目实践中,CAPE Meetup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活动框架,并开放活动品牌,认可其活动理念的青年皆可申请。另一方面,基于CAPE网络现有资源,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召集返乡主题聚会,使得活动组织成本降低。

②、活动流程化、规范化,提供活动工具包

我们认为:一次线下互动式主题活动活动通常有自我介绍和暖场、分享环节、互动环节及总结这四个基本步骤,而每个部分都有一些工具和形式去优化,从而提升参加者的活动体验,并且最大化活动产出。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我们整理了“如何发起一场有价值的CAPE Meetup”活动工具包,为发起人,特别是首次发起CAPE Meetup的伙伴提供可参考的案例和流程,从而使其能够快速上手组织一场主题线下活动。这个工具包也会不定期进行迭代更新。

③、活动顾问一对一沟通

此外,我们在每场活动的沟通和跟进中,项目组会有活动顾问一对一进行交流,从发起主题、地域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出发,活动顾问会用他/她较为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为活动发起人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并对活动全程进行跟进和沟通。

 

(三)2013CAPE Meetup项目的10个典型案例

有了明确的项目实践原则和开放的活动品牌和框架,在过去的2013年,我们开展了哪些实践?在过程中有哪些反思?每种实践方式都有怎样的活动成效?

更具体地,我们可以追问:

举办一次有价值的CAPE Meetup,决定的因素在哪里?发起人在其中起了一个什么作用?

一次Meetup能够带来多大的改变?

一个好的主题活动能够在全国甚至全球引发联动效应?

同一个Meetup话题如何在CAPE大社区进行传递和接力?

2013年同一个城市举办CAPE Meetup最多的城市——西安,一共发起了11场Meetup,如何做到的?

举办系列Meetup的城市主题上能否常创常新,能否突出本地特色?

如何通过同城系列Meetup凝结本地青年交流圈子,推动本地跨界合作和行动创造?

城市与城市之间能否举办相同主题Meetup?双城如何互动?

CAPE Meetup如何搭建优秀青年组织/社会创新机构交流与协作的桥梁?

CAPE Meetup能否成为与商业机构进行跨界合作的桥梁?

CAPE 专栏作者/意见领域能否通过通过CAPE Meetup广泛传播其实践观察与经历、思考与行动计划?

 

很多问题,我们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已经发现了答案,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各地的发起人在过程中一步步去探索,去追问,去设计新的解决措施,去测试调整,仍然,可能有些问题我们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路上。

下面我们选取了2013年CAPE Meetup10个典型案例一起来剖析,去挖掘每个典型案例背后的实践价值。

  • 一个话题带来行动创变:【活现潮汕】
  • CAPEx深圳——探索城市地域化实践主题【三条话题主线——生活方式、创业、城市创想】
  • 全国话题联动:【青年空间】
  • 主题新颖引发示范效应:【第三重身份】
  • 与商业跨界互动:【CAPExAirBnB】、【CAPExPP租车】
  • 支持个人在新城市的主题探索:【Summer的北京社会创新之旅】
  • 双城会:【港漂种子——香港x(X城市):青年力量】
  • 同类组织共享资源:【CAPExiJoin】、【CAPExSeed】
  • CAPE(专栏)作者分享会:【蔡韵和孙一帆的“两个姑娘重走丝绸之路旅程分享会”】
  • CAPEx西安——持续性的Meetup推动Local CAPE社区建设【西安的11场Meetup】

(注释1:Carrie的DFC案例没有放到典型案例里面,建议在内容板块列为典型案例

注释2:做成10个CAPE Meetup传播案例, 传播资料包括:活动文案+活动总结(若有)+照片+实践模式提炼,资料需要进一步收集,后续可作为宣传系列)

 

1)活现潮汕:一个话题带来行动创变

2013年8月,Kayie在潮汕发起“本土文化行动”的CAPE Meetup(活动总结:http://hicape.com/2013/10/chenghai-meetup/),收到了很多本地青年积极的反馈,通过几个月的酝酿,她创建了微信公共账号平台【活现潮汕】线上线下结合的自媒体平台,旨在挖掘潮汕本土文化故事,用新眼光解读潮汕本土文化民俗风情,分享本土文化努力的人物故事,活跃本土青年圈子。通过微信,找到了潮汕本地的团队成员,春节期间,推出了“潮汕地区迎老爷指南”等备受关注的本土文化文章,还举行或推动了多次线下活动。

【活现潮汕】的案例可以总结如下几点经验:

1、持续性的活动维系青年实践圈子。一次活动带来的影响非常有限,Kayie和她的团队成员通过多次活动凝聚了本地的一大批本土文化爱好者和实践者,形成了一个松散但又充满共同价值观和凝聚力的社群。Kayie说:“因为组织Meetup的过程中,有意向的邀请了一些在地的青年人参与,所以春节期间他们又发起了第二场本土文化行动的讨论。”

2、自媒体的运用。Kayie最初想创建一个网站,但后来考虑到传播性,选择了自媒体平台豆瓣、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事实证明这在自组织创建初期非常重要,通过自媒体结识志同道合的人,还遇到了她的团队成员。“我再朋友圈转发了活现潮汕公共账号的文章,然后说我需要人。有一个现在在广州一报社工作的师妹找上我,说她感兴趣。哇,专业人才,所以,一切缓慢走上正轨。”

3、短暂返乡与长期返乡青年、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Kayie目前还在香港读书,但【活现潮汕】团队有本地的成员,能通过网络很好的配合。同时,自媒体提供优质内容,又通过不定期的线下活动吸纳、凝结更多本地人群,线上线下呼应,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4、本土化、符合地域特色的实践。本土文化保育是一个很正确的切入口,潮汕地区有浓厚的乡土认知情怀,且潮汕人非常团结,选择这个话题开展实践也回应了当下潮汕社会的一个文化需求。“刚开始,只是纯粹的想传播潮汕文化,后来发现其实现在网上这样资料一堆,专门的网站也不少,但是真的没有人去看。我们上次一个成员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一个故事,题为”做稞的老人“。这样的形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所以,以什么角度去讲述这些传统习俗,也是我们正在学习的。(这个过程)真的很难!”

 

2CAPEx深圳——探索城市地域化实践主题【三条话题主线——生活方式、创业、城市创想】

2013年,深圳一共发起了9场CAPE Meetup,从一开始的根据发起人兴趣,随机、自发地确定活动主题,到后面组建local caper团队,每个成员贡献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到从活动中总结CAPE深圳社区的参加者的喜好和需求,结合团队对地域性话题的讨论和选取,最终确定了深圳的三条话题主线:生活方式、创业和城市创想。

2月8日 青年空间与正能量
3月3日 【CAPExiJoin】主题分享会:公益+跨界=社会创新?
4月21日 朝九晚六外的lifestyle,做个积极行动派!
5月26日 多元青年交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6月23日 香港x广州——青年力量
7月28日 城市创想—咖啡馆联盟
9月7日 深圳Lifestyle——深夜文化与行动
10月19日 Lifestyle——寻找“第三重身份”
11月23日 【CAPE Walk】深圳Lifestyle活动系列之——深南大道东的夜

CAPEx深圳的案例有几个启发点:

1、提炼地域特色,主题量身定做。一个城市在首次举办Meetup的时候,通常话题是由发起人主导的,会根据发起人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量身定做。深圳也是如此,第一二次活动都是从发起人出发,当后面希望每月固定举办一次,深圳团队通过分析城市特色,从深圳青年的关注点出发,确定了三条主线:①生活方式,深圳是个讲究效率的城市,但是越来越多的青年探索在学习工作之余生活的可能性;②创业,企业家精神是这个城市的DNA,深圳很多大学生还未毕业就业已经在尝试创业了;③城市创想:在一个移民城市,如何找到自己与城市的关系定位,我们该如何为这个城市带来更多有趣、多元的因子。这三方面的话题都是与深圳的城市特色相结合,从本地青年群体的需求出发讨论确定的。

2、组建本地化的团队。能够精准地找到本地青年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很大程度归根于一支本地化的团队,团队有3个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所有成员皆为工作人士,背景不一,有地产、金融行业的,也有传统公益组织与文化机构、政府部门人员,这种跨界团队的构成让话题的碰撞选取更多多元且地域化。

3、与本地组织积极互动。除了团队成员自主发起活动,深圳团队以非常开放的心态与深圳本地的青年组织展开互动与合作,如方脑壳工作室、TEDx深南大道、TEDx福田、混日子等,也经常邀请成熟的机构进行经验分享,如深圳读书会、小鸭嘎嘎公益基金等,建立组织之间的交流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共同推动本地青年自组织的实践。

4、营造本土的跨界青年文化圈子。在报名表设置、宣传渠道选取上,都会围绕“跨界”这个目标努力,希望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打造不同群体和背景人群交流的平台,从而营造一个更有活力和包容度的本土青年文化圈子。从结果看,深圳历次活动参加者的背景都很多元,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四成,工作人士涵盖各行各业,包括政府、孵化器、媒体等。不仅如此,基本每次深圳活动都会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参加者,如香港、珠海、广州、惠州等地。

 

(3)青年空间:全国话题联动

青年空间这个话题从2013年2月3日无锡的“青年空间与青年行动”到后来发起的深圳、北京、青岛、上海、广州、成都,全国一共有七个城市举行过“青年空间”的主题活动,东南西北,多地联动。这个案例表明:一个有价值的话题是可以进行地域传递的。

“青年空间”这个话题的价值点在哪里呢?

1、从已有实践出发,在地性强。举办青年空间的这几个城市,都已发展数量不一的青年空间,发起城市的话题讨论会围绕本地的青年空间现状入手,进行互动交流,或者活动本身是为了讨论如何更好地构建本地的新的青年空间,如成都028青年空间在刚创建之初在成都发起话题探讨。

2、话题探讨逐步升级。青年空间话题在不同城市不同时间发起,整个讨论迭代深入,从最初通过活动梳理本地的青年空间导航,到汇总青年空间的不同形式,到探讨现阶段遇到的瓶颈和解决方案。话题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深度挖掘。

3、青年空间探索有利于构建本地青年交流平台和社群。对于持续开展本土青年交流活动的发起人而言,青年空间是一个很好的试题载体,能够凝聚本土青年社群,推动后续其他议题的开始。

 

4)第三重身份:自我探索类主题新颖引发示范效应

一个好的CAPE Meetup主题应该是什么样的?项目组在与发起人沟通的过程中一直强调首先要从自身的兴趣、目的和实践出发,这样才能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思路清晰,引导话题循序渐进。因而,许多的活动主题并不具备复制性。但是,对于“第三重身份”这个话题,探索我们与家庭朋友、同学同事相处外的第三重身份,这样的自我探索类的话题新颖而具有普适性,因而引发示范效应,继纽约后,深圳、西安等地发起类似主题的活动。我们认为这个话题有几点值得关注:

1、主题切中要害,引发共鸣。“第三重身份”话题反映了的是我们这一代年青人追求个体的主体性,通过第三重身份的寻找来找到“我”的个性和独特性,引发参加者的巨大共鸣。

2、话题是动态的、个性化的,能引发参与感。每个人的“第三重身份”的寻找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人探索的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话题强调个体的分享和感受,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延展性。

 

5)与商业跨界互动:【CAPExAirBnB】、【CAPExPP租车】

对于像CAPE这样非盈利的青年平台,如何找到合适的契机,与商业公司开展合作?合作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们总结了几点:

1、寻找理念契合点。我们与AirBnB、PP租车的合作是基于“分享经济”这个议题出发,对于CAPE组织本身而言,我们一直强调“分享”本身可以创造价值和力量,而这两个公司是践行“分享经济”的典范。合作双方在理念上非常契合,探讨话题属于双方的交集。

2、合作双赢。在理念契合的基础上,与商业公司合作,非盈利组织能够扩大影响力,而商业公司能够更快捷地接触到目标群体,双方都能从合作中受益。但是合作过程中需要掌握适度点,在商业性与非营利性中寻找平衡。

 

(6)支持个人在新城市的主题探索:【Summer的北京社会创新之旅】

CAPE通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全国青年交流与实践的网络,对于单个的caper,能够 通过CAPE这个网络做哪些探索?如何建立资源连接与开展行动?在青岛读书的Summer的实践或许能给到我们不少启发。

1、主动出击,善于连接社群。2013年10月,Summer想利用十一长假,实地了解更多北京社会创新的个人和组织。于是在CAPE邮件组内部发起邮件,详细讲述自己的初衷、希望拜访的目标,引起了众多北京组织的回应,纷纷答应拜访请求。

2、与当地伙伴开展线下活动,拓展接触群体。在完成了多个组织和个人的拜访后,Summer与北师大的庄秀丽老师在北京共同发起了线下活动。庄老师在北京青年群体有很强的号召力,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

3、及时反馈,后续连结。从北京回到青岛后,Summer及时总结北京行的收获,回顾CAPE Meetup情况,也通过网络后续连结。

 

(7)双城会:【港漂种子——香港xX城市):青年力量】

2013年暑假,CAPE香港团队【港票种子】发起“大陆行”,与多个城市合作开展“香港x(X城市):青年力量”的主题活动,这是双城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具体模式可以总结为:

1、前期两地团队网络沟通。“港漂种子大陆行”想法成型后,主要发起人韩雨筱和孙雷通过CAPE网络与各地的caper取得联系,沟通合作的想法和具体的执行方案。

2、CAPE Meetup主题活动活动落地。双城会的活动一般会选择两地有共同交集的主题入手,策划活动,这次选择的关注两地的“青年力量”。

3、双城会还可以通过双城互访、两地资源连接等方式延续。在地理位置相邻的城市,如香港和深圳,还可以通过后续青年之间的互访、两地青年组织的后续合作等方式推动双城会的进一步实践。

 

(8)同类组织共享资源:【CAPExiJoin】、【CAPExSEED

除了与商业公司的合作,CAPE寻求与广大青年组织和机构合作,推出CAPEx计划,希望在不同地域生根,跟不同机构和青年连接,像未知数X一样,产生有趣的“化学反应”,成为一座桥梁,传播信息,促进行动。这种实践模式可以总结为:

1、以某个主题或某项行动为合作契机。如与iJoin的合作基于对“公益咨询师”招募行动,与SEED的合作基于两个组织对“社会创新”领域的共同关注。

2、形式可以是城市线下分享会,可以是跨地域的线上分享会。目前这两种形式都可以用于与同类型青年组织/机构的合作,双方共同推进对某个议题的信息传播和行动促进。

3、合作注重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与参与者的双向互动。与组织间的合作建立在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行动方式的基础上,注重话题的互动性,避免淡出的项目宣导形式。

 

9CAPE(专栏)作者分享会:【蔡韵和孙一帆的两个姑娘重走丝绸之路旅程分享会

对于在某个领域有长期实践和观察的(专栏)作者,CAPE可以通过大社区的网络力量为其量身定做主题分享会。吸引对话题关注的caper参与话题的互动和深入挖掘,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并促进主题相关的实践。如CAPE作者蔡韵和孙一帆通过重走丝绸之路后在全国多个城市发起主题分享会,还举行了线上分享会。这种实践方式可以总结为:

1、召集人在某个领域有长期的实践和深度的观察。通过召集人个人的号召力和CAPE网络的宣传覆盖面,召集主题分享会。

2、本地CAPE团队承接活动组织执行。通过CAPE已有的资源,可以通过本地团队解决场地、宣传、现场执行等问题。

3、短时间内多地系列活动,整体策划。CAPE(专栏)作者的主题分享会一般是多地巡回进行,由项目组整体策划,并配合相关主题内容的传播联动进行。

 

10CAPEx西安——持续性的Meetup推动Local CAPE社区建设【西安的11Meetup

2013年,全国发起活动最多的城市——西安一共举办了11场CAPE Meetup,从3月开始,平均每个月的活动超过一场,主题非常多样,有力地推动了西安地区的青年文化交流氛围。西安的实践案例有那些特点?

1、本地核心成员+松散团队的组织架构。2013年3月,CAPE在西安招募local caper,这次招募到的LC南昊和程钰琛成为西安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6月,再进行小范围的招募,吸引10多人次的人员加入,形成一个两位核心成员和松散团队的组织架构,每次活动除了程钰琛和南昊以外,每次有其他2-3人参与活动策划和执行。

2、从自身需求出发策划活动凝结本地青年交流圈子。从团队成员的自身需求出发,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再满足了成员的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参与者的收获体验,提高双方对CAPE西安的认可感和投入度,保证了组织的可持续性。

3、广泛联结本地青年组织资源。西安高校众多,这也为青年文化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土壤。通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联合,从点到线再到面,拓展网络覆盖面,吸引更多积极青年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分享嘉宾,也与本地咖啡馆或其他青年空间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争取到低价甚至免费的活动场地,形成良性互动。

 

(五)2014CAPE Meetup项目的重点工作

2014年,CAPE Meetup组建了更加专业且强大的团队,将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拓展项目的更多可能性,让CAPE Meetup成为青年伙伴进行跨界交流与协作的首选平台。具体来说,我们会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项目流程迭代更新

(1)CAPE Meetup Intro网站介绍更新

(2)  项目流程设计迭代更新,各部分流程再规范

(3)工具包更新,为发起人提供更好的活动组织经验指引

(4)建立CAPE Meetup数据库:

2、支持活动发起人在本地区组织活动,创建青年交流与实践圈子

主要包括:

  • 建立发起人互助学习社群
  • 协作工具挖掘
  • 维护 交流协作平台:colorwork
  • 优秀本地社区经验推广,如深圳、西安、新加坡、纽约,特别鼓励项目组建立活跃的本地社区,将本地社区案例在CAPE大社区进行推广

3CAPE Walk子品牌孵化推广

2014年,将在全网络推广户外体验和城市探索类的子活动品牌——CAPE Walk。

(1)确定CAPE Walk的项目实践爱你原则、愿景;

(2)设计CAPE Walk活动流程机制

(3) 落地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摸索期(2013年11-12月)

深圳、广州探索尝试,深圳有活动采访跟踪拍摄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NzIzODc2.html

第二阶段:流程提炼,更大规模测试(2014年3月-5月)

第三阶段:流程再优化,推广至全国,探索商业模式(安利基金会)

4、专题策划、人物访谈、线下活动、组织实践项目联动

(1)线上分享会

(2)CAPE Meetup参加者后续联结测试项目

①二次小范围深度meetup

②线下聚餐+小范围微信群讨论

5、线下合作伙伴拓展

  • 各类组织
  • 商业公司
  • CAPE专栏作者
  • 场地方
  • 媒体

 

2014年,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心态与各类组织开展合作,实现组织间的双赢!

2014年,我们也期待更多的青年伙伴通过CAPE Meetup开展联结,开发自我探索和创变之旅!

我们相信,一个更美好的青年社区未来的帷幕正在向我们徐徐拉开,而我们希望CAPE Meetup项目能够成为助力的风,我们因为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期待通过群体协作和行动创造,让更多的青年成为local changemaker。那是你我所共同期望的美好的未来!